在三大戰役勝利后,解放軍進行了大整編,先后成立了16個兵團,每一個兵團下轄三個軍或者四個軍,最高軍事主官就是兵團司令員。
要知道,在解放戰爭中,能夠任職兵團司令的軍事干部,毫無疑問,肯定都是各大野戰軍最優秀的將領。
那么,解放軍的16位兵團司令員,誰的戰術指揮能力最強呢?
第一野戰軍下轄的第一兵團(司令員是王震)。第二兵團(司令員是許光達)。第18兵團(司令員是周士第)。第19兵團(司令員是楊得志)。
來自一野的四大兵團司令員,戰術指揮能力最強的當屬楊得志。畢竟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可是華北戰場上的主力戰將,更是聶榮臻麾下的第一名將。華北第二兵團就是在他的指揮下,扭轉華北戰場上的局勢。
第一兵團司令員王震是綜合型的名將,他不僅能打仗,同時政工能力也很強。正因如此,在新中國成立后,王震建設新疆,任職鐵道兵司令,農墾部部長,擔任副總理,副主席等職,是解放軍歷史上,任職較高的一位兵團司令。
第二野戰軍下轄的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 第四兵團(司令員陳賡)。第五兵團(司令員楊勇)。
來自二野的三位兵團司令員,個人的戰術指揮能力最強的肯定是陳賡。
要知道,在解放戰爭初期,陳賡就是獨當一面的軍事領導者,當時由他領導的陳謝兵團,歸中央總部直接指揮,充當御林軍,挺進豫西,牽制胡宗南軍事集團,有效地支援了西北戰場。逐鹿中原,與劉鄧大軍,陳粟大軍,形成三足鼎立局勢,伺機殲敵。
在解放全國南下追殲的作戰中,由陳賡領導的第四兵團又是充當先遣軍,歸中央直接指揮,執行大于回作戰任務,解放兩廣,切斷敵人的退路,西進云南,消滅蔣介石留在西南地區的最后一個兵團。這也標志著:西南全境解放。
陳錫聯應該是任職較高的一位兵團司令,他在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深得毛主席的器重。先后擔任炮兵司令員,大軍區司令,副總理等職,高光時刻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能夠達到這個級別的兵團司令員,恐怕也只有陳錫聯一人。
第三野戰軍下轄的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
來自三野的四位兵團司令員,除了陳士榘是華東野戰軍的參謀長外,其余三位原本都是華東野戰軍的縱隊司令員。
王建安是第八縱隊的司令,宋時輪是第十縱隊的司令員,葉飛是第一縱隊的司令員。在他們任職縱隊司令員的時候,一縱的葉飛,與六縱的王必成,還有四縱的陶勇被譽為是華野三虎,是野戰軍司令員陳老總手中的三只鐵拳,更是戰術指揮能力最強的縱隊司令。
由此可見,第十縱隊司令員葉飛,在戰術指揮方面更加出色。
第四野戰軍下轄的第12兵團(司令員蕭勁光)。第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第14兵團(司令員劉亞樓)。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
來自四野的兵團司令員,都是我軍戰爭史上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蕭勁光與程子華在紅軍時期就是軍團級別的指揮官,包括在東北戰場上,他們二人也是最先任職兵團司令員的四野名將。
劉亞樓被譽為是司令員林總身邊最得力的參謀長,協助林總指揮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秋季攻勢,遼沈戰役。
鄧華是解放軍歷史上,第一個指揮百萬大軍作戰的兵團司令。在朝鮮戰場上,鄧華代替彭總的職位,指揮了上甘嶺戰役與金城反擊戰,為援朝戰役的結束畫上了完美句號。由此可見,鄧華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的才干。
華北野戰軍下轄的第20兵團(司令員楊成武)。該兵團自成立后,就負責京津地區的防御任務,被譽為是京師兵團。楊成武將軍是解放軍歷史上有名的白袍小將,軍中趙子龍,個人的戰術指揮能力絕對突出。
以上16位兵團司令員都是解放戰爭中,各大野戰軍最優秀的軍事干部,同時還是解放全國的主要武裝力量。
小編個人覺得:如果論戰術指揮能力,能夠進入前五位的兵團司令(陳賡,楊得志,鄧華,蕭勁光,劉亞樓)。
葉飛與程子華在解放戰爭時期,在軍事上都有指揮失誤。葉飛(金門戰役)。程子華(在華北戰場上因小失大,被批評沒有大局觀)。
陳錫聯,楊勇,楊成武,王震,陳士榘緊隨其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