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領先的在線拍賣平臺iDealwine近日發布了2024年度報告,總共成交261,465瓶酒,總成交額達3910萬歐元,創下該平臺拍賣歷史紀錄。
1
全年拍賣總量、額同比增長
iDealwine年度晴雨表報告顯示,2024年共成交261,465瓶葡萄酒,同比增長17.7%。全年拍賣總成交額達391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07億),同比增長15%,刷新平臺歷史最高紀錄,反映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精品酒仍然具有穩健的避險屬性。
盡管拍賣總額增長,單瓶均價則小幅回落。2024年每瓶葡萄酒的平均拍賣價格為149歐元(約合人民幣1169元),較2023年微降1.9%。這表明拍賣市場在擴大成交體量的同時,也呈現出理性回調的價格趨勢。
報告指出,2024年最受追捧的酒莊為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該酒莊全年共成交639瓶,同比增長65%,總成交金額達26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080萬元),同比增長74%,羅曼尼·康帝酒莊的葡萄酒均價達4142歐元(約合人民幣32514元),漲幅達6%。
其中,年度最高成交拍品為一套1999年份混合12瓶套裝,成交價高達62,375歐元(約合人民幣48.96萬元);而最高價單瓶則是一瓶2020年份Romanée-Conti,最終成交價為20,375歐元(約合人民幣15.99萬元)。
在這些酒款持續吸睛的同時,拍賣市場也迎來了結構性轉變,價格波動在不同產區間表現出顯著分化。2024年,香檳的均價大幅下跌16%,而朗格多克-魯西永逆勢上漲24%。薩瓦上漲18%、博若萊上漲16%、奧弗涅上漲7%、法國西南部上漲15%,顯示出非傳統名莊產區的熱情正在升溫。
產區格局上,勃艮第自2020年起持續超越波爾多后,一直穩居拍賣市場核心。2024年,勃艮第占據45.2%的拍賣價值與27%的成交量,而波爾多則為27%的拍賣價值與32.8%的成交量。雖然波爾多依然是數量最大的拍賣來源,但高價拍品和增值潛力則更加集中在勃艮第。
與此同時,小眾產區快速崛起。如汝拉從2019年占比2%提升至2.4%,成為第六大拍賣產區;朗格多克與魯西永從1%提升至1.7%;香檳從3%增至5.6%,躍升至第四位。意大利酒款也顯著增長,從1%擴大至1.9%。不過,這種多元化并未削弱傳統頭部酒莊的影響力,拍賣市場中排名前50的酒莊盡管僅占19%的成交量,但還是貢獻了53%的總成交額。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部分知名酒莊的拍賣數量激增,其平均成交價格反而呈現3%左右的回調,這可能與市場對高端酒定價的審慎情緒相關。
從品類來看,紅葡萄酒的主導地位正在逐步減弱。2024年,紅葡萄酒占拍賣價值的比重從五年前的77%下降至70.5%,白葡萄酒份額持續上升,契合全球消費者清爽飲用口感的偏好轉移。
其中,盧瓦爾河谷白葡萄酒在該產區總成交額的占比為65%、汝拉占比69%、阿爾薩斯占比91%、薩瓦占比56%,均展現出強勁的白葡萄酒的成交勢能。
另外,可持續理念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有機與生物動力酒在2024年分別占據28.4%的成交量與35.6%的價值,維持高位;自然酒的市場份額則穩步擴大,成交價值從6.5%增至7.6%,成交量從5.8%升至7.2%。主要集中在盧瓦爾、汝拉、朗格多克、魯西永、普羅旺斯、科西嘉、阿爾薩斯、博若萊與薩瓦等產區。
2
相關趨勢在國內市場亦有映射
iDealwine所反映的全球拍賣趨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國內市場的動態變化。無論是香檳市場的降溫還是白葡萄酒的關注度上升,都在國內市場找到了呼應的注腳。這些變化不僅受到全球供應格局的影響,也折射出國內消費者偏好的轉變與渠道策略的調整。
在香檳市場,2024年法國香檳在全球出口量額分別為1.11億升、38.5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0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分別下滑9.73%、7.98%。國內進口方面,據一位熟悉法國海關的行業人士透露:“法國香檳出口至中國的量額雖然同比增長26.42%、2.34%,但出口均價則大幅下探19.05%,降幅十分明顯,從這一趨勢來看,香檳對中國市場的出口也開始呈現以價換量的局面。”
這一下滑趨勢已在終端市場得到體現。多位葡萄酒經銷商表示,黑桃A系列香檳的銷量比高峰期下降約70%,其中黑金版價格從原先約3萬元降至1萬多元,降幅超67%;綠金、粉金版的售價也普遍從4000元以上跌至2000元左右,最暢銷的黃金版已跌破2000元大關。唐培里儂、庫克、酩悅等品牌在夜場、高端零售渠道的動銷表現也不及往年。
北京葡萄酒進口商林志強指出:“在國內市場,勃艮第主要作為產品結構的補充,并不構成絕對核心。產量配額決定了其難以規模化出貨。”他進一步分析:“近兩年,勃艮第的整體進貨價格呈下行趨勢。一級園、特級園平均回落25%-30%,部分村莊級和商貿型產品的價格跌幅甚至高達50%。可以說,勃艮第的價格高峰期已經過去,后續或仍存在下探空間。”
此外,根據法國海關公布的數據來看,2024年勃艮第白葡萄酒與紅葡萄酒(含桃紅葡萄酒)的全球出口比例大致在7:3左右,白葡萄酒占據了絕對主流,但在中國市場則是1:2左右,紅葡萄酒仍是勃艮第出口中國市場的主流。有業內人士表示:“白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中低端普及的要更快一些,高端市場則要略顯緩慢。”
另一方面,白葡萄酒正在成為進口端的新增長引擎。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白葡萄酒進口表現出明顯上揚趨勢,主打長相思的新西蘭和主打雷司令的德國進口數據均雙增,其進口量同比增長16.28%、17.97%。
當然,白葡萄酒在多個零售終端市場也表現活躍。盒馬、山姆等商超紛紛加強該品類推廣,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下價格帶;新西蘭長相思、德國雷司令以“輕甜”“低酒精”形象打入年輕女性消費者市場,價格多在100元左右。
“這兩年確實白葡萄酒的SKU在終端變多了,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線下渠道。”一位杭州的葡萄酒進口商表示,“而且不僅是口味變化,更多是消費場景在改變,白葡萄酒更適合輕社交、夏日飲用和新手嘗試。”
在國內市場,自然酒仍處于相對小眾的階段。廣州葡萄酒進口商伍紹平指出:“目前,自然酒主要受到部分愛好者和小圈層消費者的青睞,整體市場接受度尚未普及,短期內難以形成大規模熱潮。”
他進一步補充道:“不過,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正在推動自然酒的認知擴散,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酒莊理念、包裝風格和文化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