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Neo10 Pro+在25年5月20日發(fā)布:驍龍8至尊版、2K直屏、6800mAh電池+120W快充、1/1.55型主攝,國補2379元起。
本以為會是很普通的小迭代,結(jié)果2379改變了一切。嚇得我們臨時趕工,把評測從鴿掉的邊緣拉了回來。
這次的重點,主要是想看看6800mAh電池的續(xù)航表現(xiàn),以及這顆豪威OV50E主攝的表現(xiàn)如何。
iQOO現(xiàn)在在1700、2000元檔、3000元檔的布局↓
外觀&做工&手感&指紋識別&外放&振動
iQOO Neo10 Pro+和iQOO Z10 Turbo Pro都淘汰清水殼了,可喜可賀。反觀隔壁廠的影像Ultra旗艦,竟然退回去用清水殼。可推導出清水殼守恒定律:清水殼只會轉(zhuǎn)移,不會消失。
iQOO Neo10 Pro+連卡針都升級了,老v粉看到這卡針,眼淚都要飚出來了。
iQOO Neo10 Pro+也和iQOO Z10 Turbo Pro一樣,換上了當今最環(huán)保、最值錢、兼容100W PSS/PD快充的原廠C口充電頭。一個充電頭走天涯,說的就是它。
在本彥祖眼中,這個就是iQOO這一代最靚仔的相機矩陣,側(cè)看就真的像是懸浮的一樣。
這個矩陣的主要問題是,太長了,會導致散熱背夾的位置靠下。
下iQOO Neo10 Pro+,上iQOO Neo10 Pro↑
上iQOO Neo10 Pro+,下iQOO Neo10 Pro↑
(省流:一樣的布局和設計,屏幕更大的Neo10 Pro+,中框也要稍大、稍寬一圈)
iQOO 13、iQOO Neo10 Pro+、iQOO Neo10 Pro、iQOO Z10 Turbo Pro ↑
iQOO 13、iQOO Neo10 Pro+、iQOO Neo10 Pro↑(統(tǒng)一手動最高亮度)
iQOO Neo10 Pro+最特殊的配色,肯定是新的超級像素(藍白)↑。它和我們手上的馳光白,都是玻璃后蓋+亮面直邊塑料中框。
而疾影黑是玻纖后蓋,會輕5克。喜歡低調(diào)的話,其實更推薦輕一點的玻纖版(藍/白是163.79×76.60×8.3mm,217克重。黑色版是8.2mm厚,212克重)。
雖然我是尊貴的、忠誠的iQOO 13頂配用戶,但iQOO Neo10 Pro+戴上手機殼之后,和iQOO 13是相同的屏幕尺寸,相同的手機殼觸感,實在是太像了,總是點亮屏幕才發(fā)現(xiàn)拿反了(實際上iQOO 13的中框要窄一點、后蓋邊緣弧度大一點)。
iQOO Neo10 Pro+有自家大哥同款的電競芯片Q2(帶AIGC的超分),匯頂+高通的超聲波指紋(支持轉(zhuǎn)圈錄入)、防護等級是IP65(有濕手解鎖)、新思S3910觸控IC、23根天線、無網(wǎng)藍牙通信、15頻5G:n1/n3/n5/n7/n8/n18/n26/n28A/n38/n40/n41/n48/n66/n77/n78。
其余配置包括:紅外??、NFC??、X軸馬達??(0809)、雙揚聲器??(上半腔1012+下瑞聲揚聲器有N'Bass)、雙頻GPS??、USB 3.0?、耳機孔?、衛(wèi)星通信?。
iQOO Neo10 Pro+的外圍配置中,主要槽點是塑料中框。雖然有拉絲裝飾紋理,但亮面塑料真的太脆弱了,在抽屜里被刮花了,都很難確認“兇手”是什么東西。
2K屏、超聲波指紋、電競芯片Q2、120W快充、天線數(shù)目都是真·旗艦配置。
6800mAh雙電芯、揚聲器外放質(zhì)量、 5G頻段數(shù)量是中游水平。
IP65、0809 X軸馬達是偏下游水平。
啊,對了,藍廠這些支持轉(zhuǎn)圈錄入的超聲波指紋,是可以同一只手指重復錄入多次的。指紋特別淺的用戶,可以試試重復錄入同一只手指來提升識別率。
客觀測試:屏幕&性能&發(fā)熱
(屏幕測試,亮度顏色條越長越好,色偏顏色條越短越好)
iQOO Neo10 Pro+最意想不到的配置,是這塊和iQOO 13高度接近的2K屏,主要是少了iQOO 13頂配版的AR低反+耐磨膜:
6.82英寸144Hz 2K中置打孔直屏OLED(8T LTPO),京東方Q10珠峰屏料,全亮度2592Hz高頻PWM調(diào)光+單脈沖類DC,【有圓偏振光處理】。CMF2015標準出廠校色。3168x1440,510ppi。 全白峰值亮度1800尼特,局部峰值4500尼特。300Hz觸控采樣率。
實測亮度最高的是專業(yè)模式。一般高亮度最高的,是色溫最高的鮮艷模式。iQOO這種應該是特意處理過,讓色準最標準的模式亮度最高。
屏幕明顯抑制了OLED常見的APL特性(即“點亮的像素越少,實際點亮區(qū)域的亮度越高”),減少顯示面積變化時,畫面亮度的變化,好評。
出廠的標準模式,色溫是比較中正的6775K,好評。可能是因為經(jīng)過半年的工藝提升,雖然是相同基材和規(guī)格,但iQOO Neo10 Pro+的亮度都比iQOO 13更高,亮度均勻度也更好,也是好評。
對比iQOO 13,除了專業(yè)模式的白點稍微有點偏黃、紅的傾向(要兩臺機器并排放才能感知出來)、系統(tǒng)默認的圖標和顯色還是太艷(到手就換成了專業(yè)模式)、極限亮度還是不如一加旗艦積極之外,本彥祖對這塊屏都非常滿意。
CPU性能測試(每一列,顏色條越長,越強)
(右側(cè)4個不在白名單中的測試,更能反映日常能用到的性能輸出)
GPU性能測試(每一列,顏色條越長,越強)
閃存讀寫性能
(每一列,顏色條越長,越強。同樣條件下,容量越大的閃存,速度會越高)
大家早就知道iQOO Neo10 Pro+會是驍龍8至尊版,也會有和iQOO 13同款的7013mm2不銹鋼VC均熱板,但沒想到iQOO連9600Mbps LPDDR5X Ultra內(nèi)存都直接沿用了(可能是因為,SoC是和內(nèi)存封裝在一起的,再換一批低規(guī)格的內(nèi)存,成本可能更高)。
iQOO Neo10 Pro+的實際CPU峰值性能輸出超過iQOO 13(畢竟是后期的芯片批次,現(xiàn)在也調(diào)得更好了),GPU“五五開”。而閃存的讀寫性能明顯偏低,可能是換了不同的閃存?
雖然但是,現(xiàn)在的高頻內(nèi)存和閃存性能,都很難在日常使用中體現(xiàn)出來就是了。
(左為普通模式,右為monster模式烤機↑)兩個模式的輸出,沒有明顯分別。
iQOO Neo10 Pro+在3DMark烤機中,最高度只有45.6度,只比iQOO Neo10 Pro稍高(如果后者也在相同室溫,實際最高溫度會更接近)。
溫控線46度不到,在這個年頭算很保守了。 后蓋的熱量散得很均勻,但正反面溫差偏大了一點。
室溫25.8度,200尼特屏幕亮度。留意機身最高溫度(越低越好)、穩(wěn)定性百分比(越高越好)、性能分數(shù)(越高越好)
iQOO Neo10 Pro+明顯限制了性能輸出,峰值性能輸出、平均功耗都明顯偏低。
在保守的調(diào)控下,iQOO Neo10 Pro+以74.4%的穩(wěn)定度,刷新了我們在這個場景的紀錄。
我們再用炮神的GPUGFLOPS雙烤,結(jié)果也和3DMark差不多。30分鐘下來,最高溫度也只是44.7度。
半小時平均功耗6.16W,比iQOO Neo10 Pro的6.28W還低。炮神:看來我還是被小瞧了啊。
硬件上,iQOO Neo10 Pro+和iQOO 13的血緣關(guān)系更近。但調(diào)控上,它還是和iQOO Neo10 Pro類似,都是溫控線保守,盡力保持平穩(wěn)輸出的類型。
如果是鳴潮、星鐵之類高壓力游戲,就建議上散熱背夾了,也難怪這次iQOO一起更新了散熱背夾↓
iQOO磁吸散熱背夾Pro↑,36W的峰值功率,有RGB燈,有智能控溫模式(自動調(diào)控功率,減少冷凝水),盛惠199元。
磁吸散熱背夾,有可拆卸的夾子(右側(cè)),其中一個夾子上還有1/4螺母↑。
續(xù)航與充電測試
(續(xù)航測試:測試環(huán)境為室溫25.8度,200尼特屏幕亮度,測試電量區(qū)間30%到80%。包括30分鐘《和平精英》HDR高清+極限幀數(shù)+抗鋸齒、30分鐘B站1080P視頻播放、30分鐘微博短視頻、各30分鐘的Wi-Fi和5G沖浪,共2.5小時)。
iQOO Neo10 Pro+是25.98Wh,6800mAh的雙電芯(總7.64V),新能德+ATL電芯。
在日常的30%到80%電量區(qū)間,成績和7000mAh雙電芯的iQOO Z10 Turbo Pro相同,略弱于iQOO Neo10 Pro(天璣9400)。
如果把測試時長翻倍到5小時,iQOO Neo10 Pro+的成績會反超iQOO Neo10 Pro,和iQOO 13同級。
總體來說,30%到80%電量區(qū)間的續(xù)航成績沒達到預想。原因在下面的恒功率烤機中揭曉。
用恒功率烤機↑(之前的機型是5W恒功率,iQOO Neo10 Pro+用的是6W,耗電時長不能直接比較)。
帶散熱背夾+外部風扇散熱,以盡量排除發(fā)熱影響,過飽和充電后(等機器自動斷充),從100%電量一直跑到關(guān)機,iQOO Neo10 Pro+堅持了4小時5分。
在35%電量以下,iQOO Neo10 Pro+的電量顯示會加快一點。
它也和iQOO Z10 Turbo Pro類似,在100%和1%電量區(qū)間藏了很多電量——在恒功率耗電中,100%電量維持13分鐘,1%電量維持7分鐘。而烤機期間,基本是2分鐘1%的掉電速度。
就是說100%電量區(qū)間,實際有5%到6%的電量。1%位置,實際有3%左右的電量。頭尾區(qū)間,共隱藏了8%到9%左右的電量。
近期部分機型,恒功率烤機得出的“頭尾區(qū)間電量”對比↓
新的硅碳負極電池,雖然容易做大容量,但它們在低電量區(qū)間的壽命衰減會更快,所以現(xiàn)在廠商都會在極限低電量時,引入“微電精靈”之類的功能,限制放電輸出。
vivo、一加、榮耀(最近只給這幾臺機器做了恒功率放電測試),在低電量區(qū)間,要不就是2%以下直接關(guān)機或清后臺,要不就是5%強制限頻(Neo10 Pro)。
而最新的兩臺iQOO,終于放開了1%電量區(qū)間的限制,可以讓我們用恒功率用光電量(要先手動關(guān)閉“微電精靈”功能)。
一加和iQOO新機,都在100%電量區(qū)間藏了5%到6%電量。而榮耀GT Pro藏的電量就非常少,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榮耀GT Pro在30%到80%電量區(qū)間的續(xù)航成績會特別好(對應日常使用的體感續(xù)航)(頭尾藏的電量越少,在日常電量區(qū)間,實際能用到電量就越多)。
我們現(xiàn)在反而要呼吁“不要搞測到死”測試了:
硅碳負極電池機型,電池容量確實是大,“測到死”的續(xù)航中成績當然會更好。
但為了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新機型普遍會在100%和1%“藏電量”,導致日常使用的電量區(qū)間,能用到的容量,其實只比以前的電池多一點。
用戶看到屢創(chuàng)新高的“測到死”續(xù)航成績,但日常電量區(qū)間的體感續(xù)航,卻明顯跟不上電池容量的增長速度。
(充電測試,1%開始。同一行的顏色條越長,速度越快↑。已打開vivo超快充電模式/OPPO智能極速充電/小米快充加速與低電疾充等功能。部分廠商/機型默認關(guān)閉相關(guān)功能,需手動開啟)
iQOO Neo10 Pro+是6800mAh雙電芯+120W快充(20V),兼容100W PPS+44W UFCS,有直驅(qū)供電(官配充電頭還兼容100W PPS/PD快充)。官標25分鐘充到70%,36分鐘充滿。
實際充電峰值功率接近99W,主要充電區(qū)間是45到49W,25分鐘充到75%,38分鐘顯示100%,40分鐘斷充。
考慮上電量差異,iQOO Neo10 Pro+和iQOO另外3臺120W快充機型,充電速度都挺接近的。
拍照對比:豪威OV50E表現(xiàn)如何?
iQOO Neo10 Pro+的傳感器尺寸和iQOO Neo10一致,前攝從三星換成格科微,主攝從索尼換成豪威(iQOO Neo10 Pro的超廣角是5000萬像素的JN1):
前置格科微GC16B3(1600萬像素,1μm,1/3.1型),F(xiàn)2.45,等效27mm;
主攝豪威OV50E VCS(1/1.55型,5000萬像素,1μm),F(xiàn)1.88+OIS(4.5級防抖)。等效23mm,物理焦距5.56mm;
超廣角豪威OV08D10(800萬像素,1.12μm,1/4型),F(xiàn)2.2,等效16mm。
豪威OV50E,也見于OPPO Reno14 Pro、vivo S20標準版、紅魔10 Air,以及努比亞Z60 Ultra/Z60 Ultra領(lǐng)先版的超廣角。
而OV50E用得最多的,肯定是小米/REDMI。OV50E以光影獵人800的名義,出現(xiàn)在了小米Civi 4 Pro/Civi 5 Pro、REDMI K70 Pro/K80等多臺機型上。
這次特意找了3臺iQOO機型,看看1/1.55型的豪威OV50E,和1/1.56型的索尼IMX921、1/1.95型的LYT-600有多大差別。
因為藍廠的算法優(yōu)勢,它們都是同級別中最強的那一檔,基本代表OV50E、IMX921、LYT-600主攝的最強水平了。
超廣角對比1,全局與中央放大
超廣角對比2,全局與中央放大
超廣角對比3,全局與中央放大
超廣角對比4,全局與中央放大
超廣角對比5,全局與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1,全局與中央放大
高像素模式對比1,全局與中央放大
(在高像素模式中,iQOO Neo10 Pro+的測光偏向有明顯的不同)
主攝對比2,全局與中央放大
2倍對比2,全局與中央放大
高像素模式,對比2,全局與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3,全局與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4,全局與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5,全局與中央放大
2倍對比5,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6,全局與中央放大
2倍對比6,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7,全局與中央放大
主攝對比7,全局與中央放大
2倍對比7,中央放大
iQOO Neo10 Pro+的豪威OV08D超廣角,就算放在800萬像素的同級里也表現(xiàn)一般,打不過格科微的GC08A8(后者出乎預料地強)。
主攝這邊,白天分別不大。主要是發(fā)哥平臺的IMX921有更強力的銳化,但都比1/1.95型的LYT-600強。
弱光和2倍模式,都是IMX921更強一點。iQOO Neo10 Pro+的相機,貌似還沒調(diào)到萬全狀態(tài)。
總結(jié)
比起iQOO Neo10/Neo10 Pro,iQOO Neo10 Pro+和iQOO 13的硬件血緣關(guān)系更近——它可以理解為相機配置/中框材質(zhì)/揚聲器/馬達/性能調(diào)控弱一點的iQOO 13,但價格便宜了800到900元。
iQOO Neo10 Pro+的主要弱點,是塑料中框和過于保守的溫控線。而30%-80%電量區(qū)間的續(xù)航和相機調(diào)校,還沒達到預期(在測到死續(xù)航會表現(xiàn)不錯,但在100%和1%藏了太多電量,影響了日常電量區(qū)間的表現(xiàn))。
但iQOO Neo10 Pro+有越級的2K屏、超聲波指紋、120W快充,以及國補后2379元起的定價。
誰能想到,iQOO Neo10 Pro+這2K屏+6800mAh電池+120W快充+超聲波指紋的驍龍8至尊版,竟然定在國補2379元起。
它發(fā)布時的國補價格,比1.5K屏+金屬中框+短焦指紋的一加Ace 5 Pro和真我GT7 競速版(真我多了IP69)還便宜,只比天璣9400+的真我GT7貴了150(真我是1.5K屏+超聲波指紋+IP69)(PS:價格對比,要在相同平臺才有對比意義)。
只要放下金屬中框的執(zhí)念,2379也能有驍龍8E+2K屏+6800mAh電池+120W快充+超聲波指紋。
《人性的弱點》說得沒錯,3199的驍龍8至尊版越看越垃圾,2379的小寶貝全是優(yōu)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