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系AI生成
入住高效、高性價比、還能24小時隨時享用一杯有格調的品質咖啡,是如今不少年輕商旅客選擇酒店的基本要求。
伴隨著國民咖啡消費習慣的養成,咖啡市場進一步下沉,也使不少連鎖酒店開始關注下沉咖啡市場。
近日,尚美數智酒店集團旗下中端酒店品牌尚客優悅2.0版本的全國首家門店在溫州市平陽縣落地。
據悉,尚客優悅圍繞核心品牌文化“咖啡生活方式”,進行了新場景、新住宿、新空間及新體驗四大維度的2.0產品升級,旨在進一步搶下沉市場。
01
是酒店更是咖啡館
是酒店,更是咖啡館,這是尚客優悅2.0的產品理念。
據了解,尚客優悅2.0打破了傳統酒店大堂布局,以沉浸式咖啡場景貫穿整個公共區域,既是酒店大堂,也是社交的咖啡空間。
此外,店招核心色融合了中國紅與咖啡原色,前臺也從傳統模式轉為給住客提供從入住辦理到咖啡制作的一站式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尚客優悅2.0在服務品質上進行了全面升級,打造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咖啡館,為住客提供全天候的咖啡服務。
尚客優悅2.0 24小時咖啡館 / 圖源:尚客優Family
從其設計動線來看,尚客優悅2.0將單一的住宿空間轉化為集酒店、咖啡館、休息站、商務洽談區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空間,把社交、辦公、睡眠三個分散的場景整合在酒店這一個空間內。
傳統酒店多數時間(夜晚居多)只是提供住宿功能,大堂等其他公區坪效較低。
而咖啡館雖然白天客流較多,但夜間客戶粘性較低。
正是捕捉到了這種需求,尚客優悅2.0試圖通過整合咖啡館和酒店的功能,把星巴克等打造的社交+辦公的“第三空間”搬進酒店。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場景整合策略實現了“一店多賣”的商業效果,把酒店從功能單一的住宿空間轉變為一個可以自由流動、任意切換的多元生活空間,開辟了多元盈利渠道。
尚客優悅2.0還通過全空間智能化布局,在公共區域配備AI機器人、智能儲物柜、智能售貨柜和智能入住機等設備,在客房內則配備了智能語音助手、智能客控系統、智能馬桶和智能門鎖等,提升門店運營效率的同時,更滿足了年輕人智能化需求與新奇感。
“π客房”的設計,使得有限的客房空間能夠通過可變換的家具組合滿足住宿、辦公、健身等多種需求。
不過,這次升級煥新也對酒店的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比如24小時提供咖啡的人員管理和分配以及如何針對性地服務不同場景的客人等問題。
02
連鎖酒店開始盯上下沉咖啡市場
過去,咖啡作為舶來品,一度是高端商務人士的專屬。
但如今,局面發生了變化。
咖啡由精英消費轉向了平民消費,部分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回到小鎮上,將在一二線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帶回到家鄉,使得咖啡逐步走向下沉市場。
2025年,星巴克已突破1000個縣級市場,瑞幸“加速滲透下沉市場”,庫迪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接近40%,幸運咖70%的門店扎根下沉。
《2024咖啡市場洞察報告》指出,四五線市場咖啡門店及訂單增速明顯,四五線城市及以下外賣訂單量年同比均超100%。
《2024咖啡市場洞察報告》 / 圖源:咖門
另有數據顯示,從咖啡的消費動機來看,67.5%的消費者是為了提神需要;35.8%的消費者是為了社交;還有25.6%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喝咖啡。
咖啡的剛需化趨勢明顯,而酒店場景天然適配咖啡的消費需求(早餐、商務會談、社交)。
小鎮青年成咖啡消費潛力股,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更準確地解釋為什么尚客優悅為何聚焦打造“酒店+咖啡”的產品模型。
在國內,“酒店+咖啡”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
在星巴克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中國已開業的高端酒店幾乎都設有咖啡廳,尤其是國際高端酒店,咖啡廳更是標配,只不過在一段時間內只作為高端酒店服務之一,并未普及。
其實尚美數智跨界加入咖啡賽道并非個例,此前也有其他酒店品牌跨入咖啡賽道。
近年來,連鎖酒店的“酒店+咖啡”一般有三種形式:
一是酒店品牌聯名咖啡品牌,將其引入酒店空間中,比如華住和COSTA的合作;
據華住集團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旗下酒店內咖啡日均銷量增長達到35%。足見這種標準化的咖啡服務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
二是將咖啡基因融入酒店品牌屬性,比如喆啡酒店和尚客優悅酒店;
數據顯示,喆啡酒店推出首年非房收入占比就已經達到27%。
三是酒店推出自營咖啡品牌,比如OYO酒店旗推出的“芬然咖啡”、首旅如家推出的“如咖啡”和萬達酒店及度假村推出的“萬咖啡”。
圖源:萬達酒店及度假村
國金證券曾指出,一杯咖啡中生豆成本僅占4%左右,真正影響咖啡定價的因素主要為占比超25%的租金成本和近30%的人力相關成本,搭上酒店這種現成業態的“順風車”將有望為它們節約超五成的成本。
相較于獲客成本高、供給趨于飽和的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潛力大已成咖啡和酒店兩大業界共識。
麥肯錫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個人消費規模將達到65.3萬億元,超66%的增長來自于包括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鄉市場在內的下沉市場。
2025年,下沉市場戰火更猛的除了咖啡還有酒店。
華住集團旗下的全季、桔子酒店,首旅酒店旗下的睿柏云酒店,錦江集團旗下的歐暇地中海酒店等頭部酒店集團的中高端子品牌,都愈加頻繁地出現在縣城住宿的選項里。
此外,萬豪、洲際酒店等奢華酒店也開始搶奪下沉市場。
如今,搶占下沉市場的各大酒店品牌在咖啡賽道開啟了新的客戶爭奪戰。
03
酒店的“第三空間”到底怎么做?
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與共享經濟的發展,酒店正在從傳統的住宿場所演變為“第三空間”,即一個融合社交、辦公、休閑與文化體驗的多功能共享空間。
尤其是Z世代以獨特的消費理念與行為模式推動傳統酒店業態向個性化、年輕化、社交化方向升級。他們的需求早已超越“一張床、一頓早餐”,轉而追求個性化體驗、社交價值與文化共鳴。
在很長一段時間,星巴克作為“第三空間”,其不僅僅是一個售賣咖啡的地方,更像是一個介于家庭和工作場所之外的社交、休閑與商務活動的理想空間。
2016年,亞朵創始人耶律胤在星巴克的基礎上,提出了“第四空間”的概念。
他認為,住宿是第一空間,辦公是第二空間,社交是第三空間,而第四空間是前三者的融合,是一種“在路上”的全新生活方式。
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也指出,酒店業未來的發展重點是對空間的解放。
他表示,華住酒店未來的發展重點就是依托現有的物業,衍生出公寓、短租和辦公空間,以滿足社群住宿、辦公、商旅等不同的場景需求。
亞朵4.0 / 圖源:外灘TheBund
亞朵將大堂改造為24小時圖書館,提供屬地化書籍和現磨咖啡。
全季打造禪意茶室,成為商務人士臨時辦公據點。
2024年,萬達酒管推出面向中高端市場的全新電競酒店品牌——競勝酒店,填補市場空白,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電競愛好者提供集住宿、娛樂、社交于一體的復合體驗空間。
如今的咖啡空間,已成為人們理想的社交場所與精神放空之地。
越來越多的酒店也將咖啡吧作為重點社交空間打造,既帶給賓客多元鮮活的體驗,也巧妙傳遞酒店的理念。
在傳統中端酒店強調硬件、早餐等競爭敘事時,尚美優悅巧妙地避開了這些競爭元素,轉而提供咖啡與智能融合的多元空間。
曾經“大而無用”的酒店大堂空間,因為“第三空間”而獲得了多元屬性。
不難發現,只局限于住宿這層單一切面的內卷并不是助力行業發展的良策。
隨著下沉市場的消費意愿持續噴薄而出,這一戰場的競爭趨勢日趨激烈。
一位酒旅觀察人士提醒道,“酒店+咖啡”并非普適性賽道,諸多連鎖酒店通過咖啡加持在進入下沉市場時,更需要對下沉規劃作出精打細算,控制好經營成本。
年輕人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功能性需求,轉而追求“五感協同”的沉浸式悅己體驗。
酒店+咖啡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空間+服務”提升用戶體驗,而非單純售賣一杯咖啡。
未來,酒店能否將自己的咖啡故事繼續講下去,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統籌 |勞殿 編輯 |阿渲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酒管財經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