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客戶端訊(記者康瑞珍)濃情端午,“粽”享好戲。河北廣播電視臺精心打造的《中華有好戲》端午特別節目將于5月31日在河北衛視播出。
據悉,此次端午特別節目匯聚京劇、評劇、越劇、豫劇、川劇、粵劇、黃梅戲、河北梆子等十幾個劇種,裴艷玲、沈鐵梅、于魁智、李勝素、楊俊、曾昭娟、傅希如、曾小敏、張建峰、許荷英、藍天、孫娜等17位梅花獎得主攜手青年演員、戲迷票友同臺獻藝。節目中既有原汁原味的經典劇目,彰顯戲曲本色,又有匠心獨運的現代戲曲,盡展創新活力。大學生和戲曲娃娃將驚艷亮相,展現戲曲藝術在中華大地越成長、越青春的蓬勃氣象。
此次特別節目將以河北博物院鎮館之寶五代《彩繪散樂浮雕》開場,借助AI技術讓文物中的伎樂“復活”,化身戲曲角色各展獨家絕技,演繹民間習俗,重現古往今來端午歡樂祥和場景。
京劇《白蛇傳.游湖》選段
逢佳節唱大戲。《白蛇傳》是大江南北在端午期間節慶戲的必選。在《中華有好戲》的舞臺上,京劇、婺劇、粵劇的演員將以不同風格演繹這段經典傳奇愛情,展示百戲同源、百花齊放的梨園盛景。
婺劇《白蛇傳.斷橋》選段
粵劇《白蛇傳.情》選段 曾小敏飾白素貞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屈原。屈原那熾熱的家國情懷,早已成為端午時分華夏兒女的共同追憶。《端午吟·屈原》將通過一組原創節目向這位偉大詩人致敬:河北廣播電視臺首席播音員馮亮、建樓聯袂演繹詩朗誦《如果沒有屈原》、京劇名家張建峰帶來《屈原》選段、京劇名家傅希如與河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林曉辰跨界聯動的戲歌《離騷》,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呈現,讓愛國情感激發出歷史的回響、引發當代的共鳴。
京劇《屈原》選段 張建峰 飾 屈原
越劇MV《夢回紅樓》穿梭于正定榮國府、古城墻之間,借助87版《紅樓夢》的拍攝地與越劇經典唱段的雙重魅力,重現寶黛情緣,帶觀眾沉浸式體驗一場“美麗河北”的浪漫之旅,讓“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在經典唱段中古今同韻。
越劇MV《夢回紅樓》劇照
“把獎杯化作春泥,才能滋養家鄉戲曲的沃土”。在剛剛結束的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選中,河北籍京劇演員藍天、河北梆子演員孫娜雙雙成為梅花獎新晉得主。兩人摘“梅”后首度亮相,選擇了《中華有好戲》這一舞臺,以獲獎劇目展現出戲曲演員在傳承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與堅定決心,也見證了戲曲藝術歷久彌新的旺盛生命力。
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 藍天飾楊子榮
河北梆子《打神告廟》選段 孫娜 飾 敫桂英
被譽為戲曲界的“黃金搭檔”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將分享他們近三十年的合作歷程,并將現場演唱傳統經典唱段《武家坡》和現代京劇《白毛女》選段,帶戲迷過足戲癮。
李勝素、于魁智演唱京劇《白毛女》選段
“川劇聲腔第一人”沈鐵梅不僅帶來了拿手好戲《江姐》唱段,更在節目中袒露心聲,將講述在舞臺拼搏四十年,終于得到對藝術有著極高要求的父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沈福存一聲夸贊的淚目過往。
川劇《江姐》選段 沈鐵梅飾江姐
“戲是我的天,戲是我的魂,戲是我的命,戲是我的根。”“戲曲國寶”裴艷玲舞臺生涯已長達73載,節目將通過著名主持人白燕升的傾情講述,以情景演繹的方式再現了裴先生的藝術人生。她塑造的經典戲曲人物救母的沉香、捉鬼的鐘馗、夜奔的林沖將在舞臺上一一展現。
裴艷玲與白燕升
戲曲藝術根植民間,廣泛參與性也是特別節目的一大亮點: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四川電視電影學院、河北傳媒學院等高校學子合作的新編《說唱臉譜》,用青春的活力為傳統戲曲注入新的生機。老藝術家與小娃娃攜手傳唱,讓戲曲平添了幾分童趣。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票友共聚一堂,暢談戲曲情緣,生動詮釋了“高手在民間”的精彩場景。
京劇《坐宮》選段 梁維玲飾鐵鏡公主 郭嘉彥飾楊四郎
節目將在王少華、張秋玲、王英會、 許荷英、吳桂云、郝士超京津冀六位河北梆子名家演唱的戲歌《中華有好戲》的旋律中落下帷幕。本次特別節目守正創新,設計精巧,積極融入年輕人喜愛的流行元素,展現了戲曲文化與時俱進的時代魅力。
戲歌《中華有好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