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2歲的男性患者,由于太胖,為了減肥,患者開始不吃早餐,每天只吃兩頓飯,可是僅僅堅持了半年的時間,不僅體重沒有明顯的下降,還出現了異常的上腹痛,為了查明病因,患者來到醫院,通過檢查,很快明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患者說,兩年前自己做過胃鏡檢查,那時就是一點胃炎,為什么現在自己少吃一餐,胃反而不好了。
醫生說,看似少吃一餐,應該對體重控制有幫助,殊不知,這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罷了,早上的時候,胃酸分泌是比較旺盛的,如果不及時吃早餐,食物沒有中和胃酸,就會讓胃黏膜直接暴露于在高胃酸下面,久而久之,自然就容易罹患胃病了。
既然不吃早餐對健康不利,也有人會說,那我干脆不吃午餐或晚餐總可以了吧,不妨來看一項研究。
美國愛荷華大學、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美國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數據庫內2.4萬余名年齡40歲以上的受試者數據進行了調查,分別收集了受試者的進餐頻率、間隔時間以及禁食等數據,并進行了15年的隨訪。
結果發現,三餐當中,不管少吃哪一餐都會增加死亡風險。具體來看不吃早餐可能讓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40%;不吃午餐會讓風險分別增加12%、15%;不吃晚餐則會讓風險分別增加16%、19%,由此看來,不吃晚餐的危害相對較大。
第一,少吃一頓飯,對胃的傷害很大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從古至今,都是一日三餐,而不是一日一餐,一日兩餐或一日四餐呢?
原來,一日三餐是最適合人體的進食規律,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生物鐘,睡眠有睡眠的規律,排便有排便的規律,進食有進食的規律,一旦破壞這樣的規律,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漫長的時間里,我們的胃適應了一日三餐的規律,在上午、中午和晚上的時候,胃酸分泌是比較旺盛的,從而滿足食物的消化,可如果偏偏少吃一頓,胃酸處于節律依然在分泌,但是卻沒有相對應的食物中和,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會是什么樣。
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是胃癌。
第二,少吃一頓飯,容易罹患糖尿病
很多人會說,難道少吃一頓飯,血糖不應該控制的更好呢?
舉例說明,一個人經常早上不吃早餐,一上午的時間又是工作又是學習,形形色色的安排,很容易讓人出現低血糖,到了中午的時候,早已饑腸轆轆,這個時候往往會暴飲暴食,吃的過多,又可能導致血糖的飆升,這樣血糖忽高忽低,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還有,少吃一頓飯,真能減肥嗎?
未必,少吃一頓飯,在饑餓的驅使下,另外兩餐吃的更多更加油膩,反而還會導致肥胖,人一旦肥胖,則會導致胰島素抵抗,更易誘發糖尿病。
《國際流行病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上午9點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早上8點前吃早餐的人高出59%。原因是,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和血脂控制,以及胰島素水平。
第三,少吃一頓飯,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很多人為了減肥,常常做出非常瘋狂的舉動,他們不僅少吃一頓飯,而且另外兩頓飯也吃的特別少,這樣通過極端控制飲食能控制下來體重嗎?的確是可以的,但是也會帶來一系列風險。
大家都直到厭食癥吧,肥胖人群在刻意減肥的時候,如果不能保持科學的減肥方式,很容易罹患厭食癥,這是非常可怕的。
還有些雖然沒有罹患厭食癥,但由于減肥方式不正確,則出現了營養不良,減肥,不是讓你瘋狂節食,而是循序漸進,既保證了膳食均衡,又讓體重合理下降。
第四,少吃一頓飯,容易損傷膽囊
如果總是少吃一頓,那么時間長了,你的膽囊也容易出問題,原因很簡單,只有進食,才能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也才能促進膽囊內膽汁的排空,如果長時間不進食,膽汁一直濃縮在膽囊里,時間長了,就可能導致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甚至是膽囊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