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辭》這帖書作是米芾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大字行書的方式寫就,向我們展示了什么叫以“刷字”的勁筆寫就漢家氣象。《秋風辭》是西漢漢武帝劉徹創作的一首雜言詩。
公元前 113 年,漢武帝劉徹率群臣祭祀后土,泛舟汾河,觸景生情而作此詩。詩一開始,他寫秋風刮起來,白云飄啊飄,樹上的葉子都黃了掉下來,大雁也往南飛。他看著這些,心里就有點傷感。
接著,他提到蘭花和菊花都很香,本來是挺美好的東西,可他心里卻惦記著一個人,想著想著就有點惆悵。
后面他寫自己坐船在汾河上玩,周圍人都敲鼓吹簫唱歌,挺熱鬧的,可他卻突然覺得有點悲哀,因為這種歡樂的時光不會一直有,人也總會老去。
整首詩的意思就是,漢武帝看著秋天的景色,心情變得有點復雜,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又感嘆時光易逝,自己也會老去。他既想抓住當下的歡樂,又對未來的衰老感到無奈,還帶著對某個心中牽掛的人的思念。
米芾晚年以行書的形式書寫了這首詩,創作出了書法作品《秋風辭》。這幅作品不僅展現了米芾深厚的書法功底,更將他獨特的藝術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米芾此作起筆處逆鋒入紙,力道豐沛,如利刃破空;行筆時筆速漸快,由按轉提,筆畫牽絲引帶,一氣呵成,如戰戟縱橫捭闔;轉折處圓筆化方,宛若蒼龍擺尾,將魏晉書法的峻急與江南煙雨的綿韌完美融合。
全卷濃淡、斷連、收放、大小、松緊變化豐富,“八面出鋒,沉著痛快”,尤其是筆畫收筆時自然形成的枯筆效果,樸拙高古。
將“刷字”展現得淋漓盡致,展示了什么叫做 “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的筆法。正如黃庭堅評價:“余嘗評米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于此”,其書法筆勢之強勁,足以問鼎書法之巔。
米芾所處的北宋時期,書壇上盛行的是“尚意書風”,他雖與蘇黃蔡并稱為宋四大家,但他卻與眾不同,他的一生以“奇”和“怪”出名,他生性率真灑脫,不拘小節,常以 “米顛” 自嘲,因對奇石的癡迷而留下諸多趣聞軼事。
在官場之中,他始終保持文人的清高與傲骨,不阿諛奉承、不隨波逐流,將更多的心血傾注于藝術創作與研究。
在那個 “二王” 筆法漸遭冷落的時代,米芾的出現補上了魏晉筆法傳承的缺口。他的字上承晉唐五代,下啟元明清朝,為后世書法家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范例。
而他也自稱是“集古大師”,他能臨摹古人經典常常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而他的“造假能力”又常常惹得眾藏家之怒,這也充分說明了米芾的書法能力之高。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