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
李靜,《慢聲慢讀》特約朗讀人,慢書房書友。
今天是慢聲慢讀第270期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
Recommendation
劉亮程絕對是 “當今文壇第一妙人”了。
他是新疆沙灣縣人,于1962年出生,排行老二,從記事起街坊鄰居就叫他“劉二”,諧音正是“62”。
他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出身。
據(jù)說自幼頑劣,不務正業(yè),沒事就在田間地頭晃來晃去。
后來考上中專,畢業(yè)后當上了鄉(xiāng)農(nóng)機管理員。
劉亮程就這樣晃蕩到了30歲,已經(jīng)娶妻生女的他又到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打工,在一家雜志社作臨時編輯。
然而,突然有一天他覺得自己也該寫本書。
于是一個一個故事在他筆下彌漫開來,《一個人的村莊》就此出爐,然后就驚艷了整個文壇。
它自結集出版之日起已經(jīng)風靡了24年,感動了8000多萬讀者,在豆瓣平臺有上萬人打出8.9分的高分好評。
在2023年,劉老師成為茅盾文學獎得主,這也是新疆作家首次獲得這一中國文學最高獎項。
劉老師喜歡用《詩經(jīng)》的筆法,對故鄉(xiāng)的草木、牲畜、小蟲、夜晚、月光等事物進行了詩意和哲學的詮釋。因此他也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
慢書房十分有幸在一次“跟著羊毛回新疆”的活動拜訪了劉亮程老師的木壘書院,那是他耕讀的地 方,也是“半顆糖”大讀者和小讀者最喜歡的地方。
那真是一場十分奇妙的經(jīng)歷,大人喜歡看夕陽看星星,小孩喜歡滿院子自由玩耍。
在麥田和星空下,和劉老師一起度過了幾天耕讀生活,他在書院里給孩子們講文學和寫作,并點評他們的作品,還帶著小孩們到地里認識莊稼和草木。
想想這也是快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今天慢聲慢讀就推一篇劉亮程老師的作品,讓讀者朋友也感受一下劉老師的散文。
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溫暖和踏實的事物中吧。
作者
About the author
劉亮程
1962年生,在新疆北疆沙漠邊小村莊出生長大,通農(nóng)事,會手藝,熟悉草木牲畜,善聽風聲蟲語。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大地上的家鄉(xiāng)》,長篇小說《虛土》《鑿空》《捎話》《本巴》等。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新疆天山文藝獎特殊貢獻獎等。有多篇文章收入中小學、大學語文課本及教材,作品翻譯成英文、阿拉伯文、韓文、馬其頓文等。2013年入駐新疆木壘縣英格堡鄉(xiāng)菜籽溝村,創(chuàng)建菜籽溝藝術家村落及木壘書院,現(xiàn)任中國作協(xié)散文委員會副主任,新疆作協(xié)主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