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節,夏日炎炎,一顆顆紅艷飽滿的荔枝外表晶瑩剔透,果肉汁水豐富,很是誘人!
古人對荔枝也是格外喜愛,有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篇文章,谷老師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荔枝的營養冷知識,看看它的營養如何,又有哪些認知上的誤區。
1、空腹吃多了會低血糖
“甜蜜的陷阱”是吃荔枝最需要警惕的事! 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果糖,身體沒法完全將其轉化成葡萄糖,只能轉化成脂肪,這是空腹大量吃荔枝不升糖的原因。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沒關系,因為空腹時,糖原耗盡后,肝臟還能將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轉化成葡萄糖,維持血糖穩定。
可怕之處在于: 荔枝果肉表面的膜中含有次甘氨酸A(Hypoglycin A)和α-亞甲環丙基甘氨酸(MCPG)!它們倆會像“鎖”一樣,阻斷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等物質轉化成葡萄糖的通路。于是,低血糖就發生了,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這就是“荔枝病”。
Hypoglycin A和MCPG主要存在于包裹荔枝果肉的白膜中,而且沒熟透的荔枝白膜中兩者含量更高,所以在印度最大的荔枝種植地Muzaffarpur。
1995年起,每到荔枝盛產的季節,就常有孩子半夜到凌晨突然發病,抽搐、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2014年系統調查后才知道,這是因為他們沒吃晚飯,空腹吃了大量荔枝引起的。大多數病例是在2-10內連續食用300g-1000g 的荔枝[1]。
安全食用量(成人空腹):
-妃子笑荔枝12-15個大概是300克,最好不超過12顆。
-大個頭的紅繡球最好別超過10顆。
另外,發病者主要以兒童為主,考慮到孩子代謝調節能力不如成人,孩子食量也小,吃了荔枝容易吃不下其它食物,如此就更容易低血糖,所以給孩子吃荔枝,一次最好別超過5顆。務必確保孩子不是空腹吃,并控制總量!
2、甜到齁人卻不那么胖人
▲ 圖:攝圖網
荔枝口感超甜,給人感覺能量也超高。
甜是因為荔枝糖含量高達15.2克/100克,僅略低于香蕉(15.8克/100克)[2、3]。但是荔枝的果糖(7克/100克)卻很高,比下表里面的這15種常見水果都要高呢。
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5倍,葡萄糖的2.1倍[4],另外果糖在低溫下甜度更高,最高可以達到蔗糖的1.7倍。[5]
而荔枝容易壞,常常低溫冷藏,所以荔枝嘗起來格外的甜,對甜敏感的朋友可能都覺得荔枝吃起來甜的齁人。
但是吃起來甜不等于能量高,荔枝的能量只有71千卡/100克,和其它水果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發現沒,荔枝能量僅比獼猴桃多10千卡/100克,卻比不足榴蓮的1/2、椰子的1/3,所以實在算不上很胖人的水果。
1顆中等個頭的荔枝,連皮帶核約20克,能量約10千卡。
吃9顆相當于1片吐司,荔枝吃多了減主食就好。
3、妃子笑、紅繡球荔枝很補Vc
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的數據顯示,荔枝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41毫克/100克,這在水果里已經算是中等偏上水平了。不過不同品種的荔枝,Vc差別可不小,吃對了可以補更多的Vc。
由表可知,妃子笑和紅繡球Vc含量都很高,其中紅繡球Vc含量都是桂味的10倍多。
現在正是妃子笑上市的時節,1個毛重約25-30克,去皮去核的可食部約20-25克,吃上4-5顆就能補夠每日Vc的64%。
▲圖:紅中帶綠的妃子笑(滑動看圖)
紅繡球的個頭很大,一個的毛重量就有32-35克(最大的一個都有50克),去皮和核后的可食部也得25-30克,所以吃3-4個就能滿足每日維生素C的需求,不過要7月中旬才上市,所以大家得再等等。
紅繡球長啥樣?來認識一下。
4、吃荔枝「上火」只因它糖高
現代醫學里并沒有「上火」的概念,與之對應的可能是口腔潰瘍、長痘、流鼻血等癥狀。
如果吃荔枝后口干舌燥甚至潰瘍,可能是因為荔枝中大量的糖在口腔里形成了高滲透壓,像用鹽腌咸菜一樣,腌得口腔黏膜難受。另外如果吃完荔枝后沒有及時漱口,殘留的糖分可能促使微生物滋生,進而引發黏膜炎癥。
至于吃荔枝長痘并沒有科學依據,因為研究發現,高GI可能跟痤瘡有關;而荔枝GI不高[7],吃多了還可能會低血糖。
5、吃荔枝無需擔心被查酒駕
▲圖:攝圖網
在運輸過程中,若荔枝包裝的透氣性不佳,可能導致無氧呼吸,從而產生微量酒精。此外,若荔枝因擠壓受損,果肉中的糖分與酵母菌接觸,也可能發酵生成酒精。
不過,只要食用的荔枝足夠新鮮,且無明顯酒味,即使吃上七八顆甚至十來顆,也完全不必擔心會被測出酒駕。
萬一呼氣檢測顯示酒精反應,可以要求漱口后重新檢測,或通過抽血進一步驗證——畢竟荔枝產生的微量酒精,遠不足以導致血液酒精濃度超標。
6、荔枝「泡藥」無需擔心
▲圖:攝圖網
荔枝泡的藥指的其實是果蔬保鮮劑,目的是延長荔枝失水、褐變和腐爛。
關于防腐保鮮,行業標準《龍眼、荔枝產后貯存保鮮技術規程》規定可以用漂白粉、咪鮮胺類殺菌劑、抑霉唑、噻菌靈,它們的殘留限量要符合國標GB2763的要求。[8]
這些「藥水」的毒性低,保鮮效果還好,也沒必要違規濫用,所以不用擔心荔枝「泡藥」。
不過剝殼之前還是要流水沖洗一下,以免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果肉。
今日互動:荔枝你最喜歡吃哪個品種呀?除了直接吃,還有哪些吃法,跟大家分享呀。
[1]Li JieZhang, Robert EFontaine. Lychee-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in China and its reduction since 2000. Volume 5, Issue 9, September 2017, Page e865. Lancet Glob Health
參考文獻:
[2]美國農業部食品數據中心.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786694/nutrients
[3]臺灣食品數據中心.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Detail.aspx?nodeID=178&f=1&id=25
[4] 闡建全.食品化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109
[5] 趙錫武, 何玉蓮, ZHAOXi-wu,等. 果糖的特性及應用[J]. 飲料工業, 2006, 9(4):4-9.
[6] 陳杭君, 曹穎, 郜海燕,等. 不同品種荔枝品質特性及聚類分析評價[J]. 中國食品學報, 2013, 13(005):194-206.
[7]https://www.glycemicindex.com/foodSearch.php?num=1332&ak=detail
[8] 行業標準NY/T 1395-2007《龍眼、荔枝產后貯存保鮮技術規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