爅爅有聞·出品
作者|趙小爅
你陰陽我「過氣」,我錘死你「造假」。
最近,兩家先后坐上行業C位的百億醫美巨頭,華熙生物和巨子生物,公開互撕半個月,已經打到要決一死戰的地步了。
6月5日,發起巨子生物「造假門」的美妝博主郝宇再次發文,駁斥巨子生物最新出具的檢測結果,認為其是一份「俄羅斯套娃式」的拼圖式嫁接報告,且沒有檢測機構的名字和蓋章。
截圖源微信公眾號大嘴博士顏究所
在監管部門發布權威檢測報告之前,這場口水仗是很難收場了。
但至少,華熙讓巨子也嘗到了,自證到崩潰是什么滋味。
這場商戰,看似是從5月24日巨子生物的「造假門」發起,但實際上從5月17日華熙生物的公開駁斥文開始,戰火就已經點燃了。
復盤一下時間線:
5月17日,華熙生物在官方公眾號發文炮轟多家券商機構,認為它們發布的吹捧重組膠原蛋白、唱衰玻尿酸的研報,是在誤導市場。
截圖源華熙生物官方微信公眾號
這么多券商,為啥忽然就捧一踩一?
如果我是華熙生物,我肯定覺得他們背后有人。我甚至能猜出來,那個人是誰——
這些研報中被吹捧的「重組膠原蛋白」成分代表企業,正是靠重組膠原蛋白一飛沖天的巨子生物。
而被拉踩為「過氣」的成分,正是華熙生物賴以起家的玻尿酸。
如果站在華熙的角度,你可以理解為,新進宮的妃子受盡寵愛,不僅騎到了皇后頭上,還讓全天下覺得,皇后已經年老色衰,未來后宮都會是她說了算。
士能忍,皇后可忍不了一點。
你能搖人,皇后更能搖人,搖來的還是正兒八經的權威人脈。
5月19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共同發文,呼吁全行業從業者及資本市場「共同構建健康、理性、可持續的行業生態」。華熙生物官方微信公眾號隨之轉發。
5月21日,華熙生物表示已經獲得了兩大行業協會支持,還向證監會正式反映了研報誤導問題。
從上而下的施壓,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這幾天里,多家券商機構紛紛選擇「撤回一條消息」,刪除了研報。
以上為戰前背景,接下來才是戰火的正式點燃。
5月24日,美妝博主郝宇發布第三方檢測報告,質疑巨子生物旗下可復美「膠原棒」產品中重組膠原蛋白含量僅為0.0177%,遠低于標注的0.1%,涉嫌嚴重造假。
截圖源微信公眾號大嘴博士顏究所
這一開局,就直擊要害了。
要知道,巨子生物超80%營收都是由可復美貢獻的,而「膠原棒」正是可復美的核心王牌產品,近年來穩居各大電商平臺類目榜第一,一年能賣出45億元。
帖子一出,巨子生物「造假門」爭議全面爆發。
當天晚上,可復美立刻回擊,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駁斥并否認「造假」指控,并公布了來自內部質檢部門的自檢報告。
5月27日,郝宇進一步發難,炮轟這份檢測報告是「一場教科書級別的自我爆錘」,認為企業存在檢測方法和檢測樣品的雙重漏洞。
眾所周知,倆人吵架各說各話的時候,就少不了第三方來刷存在感了。
5月30日,郝宇所用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布聲明,公開撤銷此前為郝宇方面提供的測試報告,并要求郝宇方面立即停止使用及轉發該報告,避免對社會公眾產生更嚴重的誤導。
雖然說不清,這家機構為啥選擇此時「撤回一條消息」,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撤回動作直接火上澆油了。
6月1日,華熙生物官方發文力挺郝宇,喊話巨子「汝求戰,便得戰!」。正式宣布與郝宇的資本關系:通過其旗下基金持有郝宇創辦的上海柳頁醫創32.4%的股權,并承諾將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和人身保護。同時表示,相關檢測報告將毫無保留地配合提供給監管機構,也將酌情向全社會公開相關檢測結果。
這下攤牌了,華熙直接明說「這人我罩了,這事我管了」。
背后金主公開亮相了,這仗就是非打不可了。
三小時后,巨子生物也上大號應戰了。官方公眾號發文稱,已收到郝宇委托檢測機構的致歉函,勒令其立即停止傳播行為,并稱同步啟動法律程序,將追究造謠者責任。
撕破臉到這個程度,雙方已經沒有一點談和的余地,只能往死里打了。
6月2日,郝宇發聲質疑巨子生物威脅操縱第三方檢測機構,表示他嘗試聯系這家檢測機構相關人員,卻已處于「斷聯狀態」,稱擔心其安全問題,并喊話巨子生物「這不是你家的天下」。
截圖源微博大嘴博士
劃一下重點,這真的是很嚴重的指控了。
如果企業真的操縱第三方檢測機構攔截真實證據或提供虛假材料,是可能被認定為犯罪的。
6月3日,華熙生物回應媒體再表態,稱反對成分的名稱游戲,「膠原蛋白」和「重組的」膠原蛋白,不是一個概念,「重組的」膠原蛋白多數情況下依然是多肽,并不能「重組」為膠原蛋白。
這也逼的巨子不得不尋求有力說辭來自證清白。
6月4日,巨子生物發文披露多家權威檢測機構數據,表示可復美膠原棒1.0和2.0的重組膠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不存在網傳的「虛假宣傳」行為。
但自證清白可沒這么容易。
6月5日,郝宇再次發文,認為巨子生物的檢測結果疑點重重,是一份「俄羅斯套娃式」的拼圖式嫁接報告,且沒有檢測機構的名字和蓋章,呼吁監管機構盡快開展權威檢測。
這場架吵到這里,已經是決一死戰了。華熙是鐵了心要錘死巨子,而巨子雖在拼命自證,但作為接連被錘的一方始終處于下風。
截至目前,陜西省相關監管部門已經介入,官方核查結果尚未發布。
戰火已經燒到了資本市場。
從5月24日爭議爆發至今,華熙生物股價上漲了約6.8%,而巨子生物股價9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25.20%,市值蒸發超160億港元。
消費市場也變了臉。
在天貓發布的今年618第一波戰報中,原本在首日預售4小時排行榜中沖至第3的可復美,排名已經下滑到了第12位。
當然,如果從2022年「玻尿酸過氣論」的舊帳算起,華熙生物經歷的痛楚可是市值縮水80%、業績利潤年年暴跌、市場份額與地位雙雙被巨子生物后來者反超。
樁樁件件,大仇還遠未得報。
華熙和巨子這一仗,是非打不可的。
短短兩三年,曾經頂著「醫美茅」光環的華熙,市值從1400億縮水到261億,巨子卻從上市暴漲230%,市值反超華熙,不僅坐上了行業C位,還被捧成了未來風向標。
這落差,堪比甄嬛從甘露寺回宮,發現安陵容當了皇后。
兩大巨頭對峙下,醫美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分為了兩派:
華熙生物代表的玻尿酸陣營,巨子生物代表的重組膠原蛋白陣營,都在爭奪市場主導權。
玻尿酸一派的集體跌落,可能要「歸功于」研發太努力、行業太透明了。
早年的玻尿酸價格貴過黃金。普通純度化妝品用玻尿酸的價格達5千美元/公斤,高純度醫用玻尿酸達到10萬美元/公斤。
隨后,華熙生物通過技術突破,將透明質酸發酵產率從3g/L提升至12—14g/L。以前原料生產需要72小時,現在僅需18個小時。核心技術一突破,玻尿酸也就一股腦兒撬開了醫美、護膚、保健等數十個應用場景的商業化閘門。
生產效率高了,原料價格打下來了,專利壁壘消散了,企業就很難賺錢了。除了華熙生物作為行業一哥遭受重創,同被市場稱為「玻尿酸巨頭」的愛美客、昊海生科也陷入了業績暴跌的困境。
反觀重組膠原蛋白一派的集體飛升,則得益于新賽道的紅利期與行業標準的真空期。
目前,化妝品領域缺乏統一的重組膠原蛋白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統一的檢測方法。檢測標準沒明確,企業也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宣傳空間。
自重組膠原蛋白行業興起,炒作概念、結構真實性疑問、基因編輯命名混亂、「概念性添加」嫌疑、外用功效局限性等爭議不斷,行業也被詬病普遍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現象。
以巨子生物為例。2024年全年銷售及經銷開支高達20.08億元,占全部營收的比例為36.25%,而同期研發費用僅1.06億元,占收入比例為1.9%。銷售費用為研發投入的18.86倍,營銷與研發投入的失衡問題極為扎眼。
客觀而言,2024年巨子生物的研發占比不足2%,遠低于華熙生物研發占比的6%。而在國產化妝品界,讓「成分真實性」取代「營銷故事」的發展路徑才剛剛鋪開,企業在研發和成分上的競爭也正值敏感期。
熟悉宮斗的朋友都知道,最容易拉仇恨又被看不起的人,不是位高權重的皇后,也不是有背景撐腰的華妃,而是靠整花活兒上位又謀害同伴的安陵容。
這場滴血驗「膠原」的大戲之后,不同派系的權力格局也會更迭易主。
爅爅有聞致力于為你帶來有價值的閱讀。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源爅爅有聞(chattycats)、作者,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