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雙福人民法庭充分發揮“福商”調解室解紛效能,聯合商會調解員在雙福國際農貿城化解一起涉民營企業買賣合同糾紛,助力雙方企業重歸于好。
(雙福國際農貿城俯瞰圖 來源:江津發布)
雙福國際農貿城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量龐大、商戶眾多,合同糾紛、侵權爭議等案件頻發。為實現“小糾紛不出市場,場內糾紛場內解”的目標,江津法院在雙福國際農貿城設立“福商”調解室,并聘任3名熟悉農貿城情況的企業管理者作為人民調解員,將司法服務延伸至市場一線,力求為商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專業的糾紛解決途徑。
(法院干警了解案件相關情況)
據悉,原告某農業發展公司系農貿城從事蔬菜水果配送的農業企業,多次為被告某酒店供應蔬菜水果。但該酒店因經營虧損嚴重,無法支付貨款,前后拖欠該公司貨款達40余萬元。
本案承辦法官了解情況后,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將本案委托給雙福新區商會,在農貿城“福商”調解室開展庭前調解。
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站在企業經營角度為雙方進行深度分析——雖然酒店目前經營困難,但其旁邊即將新開一個大型水上游樂項目,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客源,提高收入。若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欠款,既能減輕酒店負擔,也能讓農業發展公司收回貨款。
(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經過調解員的耐心溝通,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沒想到在市場里就能把糾紛解決,既省時又省力,還不影響生意,這個調解室真是幫了大忙!”糾紛成功化解后,當事人對法庭和調解員的高效服務贊不絕口。
江津法院依托“福商”調解室,通過將解紛端口前移,就地化解矛盾,不僅有效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更維護了農貿城的交易秩序和社會穩定。下一步,江津法院將繼續深化與轄區各部門的協作,不斷健全糾紛化解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糾紛化解格局,為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
“停車,救人!”
新華每日電訊 | 保護長江生態,這些案例彰顯法治之力
失信曝光 | 江津法院“曝光臺”第186期
供稿:尹夢帆、劉宇
編輯:“法庭內外”新媒體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