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25年6月2日-6月8日)公募機構調研活躍,共對112只A股展開662次調研,調研個股平均漲幅3.25%,金陵體育以88.24%領漲;萃華珠寶、百利天恒等躋身調研頻次前十。光學光電子、化學制藥、飾品等成為熱度前十行業。本周(2025年6月9日-6月15日)公募基金發行延續火熱勢頭,新發基金34只,平均認購周期24.85天。權益類基金占比近七成,股票型基金中指數型產品占比達89.47%。FOF基金發行回暖至4只,市場呈現權益主導、指數化配置特征,顯示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提升。
上周公募調研662次覆蓋112只個股,聚焦科技醫藥消費
上周公募依舊保持較高的調研強度。公墓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周共有123家公募機構對112只A股展開662次調研,覆蓋48個申萬二級行業。
市場表現方面,上周A股市場表現較強,東方財富全A指數周漲幅為1.42%,公募調研股股價表現更為亮眼,平均漲幅達3.25%,實現正收益個股多達80只,占比達71.43%。其中53只個股漲幅在5%以內,16只個股漲5%-9.99%,11只個股漲幅超10%。
領漲個股中,金陵體育以88.24%漲幅居首,獲中信保誠基金獨家調研。漲幅前十公募調研股中,多只獲公募機構密集調研:萃華珠寶以18.06%的漲幅,吸引到華夏、銀華等公募機構調研達29次;樂惠國際以23.83%的漲幅,獲華夏、工銀瑞信等公募機構調研達12次;石基信息以10.96%的漲幅,獲嘉實、天弘等公募機構調研達18次。
軟件開發板塊表現突出,除石基信息外,緯德信息也進入漲幅前十,但僅獲匯添富基金調研。
上周公募機構調研熱度集中體現在50只個股上,這些個股均獲得不少于4次調研,相當于每個交易日至少被調研一次(端午節后一周為4個工作日)。其中24只個股獲4-9次調研,19只個股獲10-19次調研,7只個股更是獲得20次以上密集調研。
光學光電子行業的弘景光電成為上周最受公募機構關注的個股,吸引超過20%的公募機構參與調研,調研總次數達36次。
在調研次數前十的個股中,萃華珠寶、宇信科技、石基信息表現亮眼,當周漲幅均超5%。
從行業分布來看,醫藥生物和計算機板塊最受青睞,各有2只個股進入前十。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個股百利天恒和雅化集團分別被調研30次和16次。而計算機行業個股宇信科技和石基信息分別被調研21次和18次。
上周公募調研呈現明顯的行業集中特征,共有22個申萬二級行業獲得不少于10次調研。其中9個行業獲10-19次調研,8個行業獲20-29次調研,5個行業獲得30次以上密集調研。
調研熱度最高的行業當屬光學光電子,該行業有7只個股合計獲得72次調研。化學制藥行業緊隨其后,同和藥業、福元醫藥等6只個股共收獲59次調研。值得注意的是,飾品行業關注度顯著提升,萃華珠寶、曼卡龍等3只個股累計獲得46次調研。
其他躋身調研熱度前十的行業包括:化學制品(41次)、軟件開發(39次)、醫療器械(29次)、裝修建材(29次)、半導體(27次)、電力(25次)和IT服務Ⅱ(24次)。這些數據反映出公募機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對科技、醫藥和消費升級等領域的持續關注。
上周公募機構調研呈現活躍態勢,近八成機構參與了A股調研,75家機構調研尤為積極,平均每個交易日至少調研一次。其中57家機構完成4-9次調研,另有18家公募機構調研突破10次大關。
調研活躍度排行中,華夏基金以20次居首,其調研關注的樂惠國際、萃華珠寶和深南電路等個股市場表現亮眼。
博時基金緊隨其后,上周完成18次調研,覆蓋了萃華珠寶、協鑫能科和奧比中光等強勢標的。
鵬華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并列第三,均完成16次調研。鵬華基金調研覆蓋到萃華珠寶、石基信息和深南電路等強勢股;易方達基金則覆蓋到石基信息、深南電路和明陽電氣等強勢股。
本周34只新基入場,權益類占67%,指基發行保持強勢
公募基金發行延續火熱勢頭。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本周全市場開啟募集的新基金數量達34只,平均認購周期為24.85天。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周度新發基金數量連續第三周保持在30只以上,彰顯出公募基金發行市場的強勁勢頭。
從產品結構來看,權益類基金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本周開啟募集的23只權益類基金占總發行量的67.65%。其中,股票型基金19只,在權益類產品中占比達82.61%;偏股混合型基金4只,占比17.39%。
指數型基金發行延續強勢表現。在19只股票型基金中,指數型產品就占據17席,占比高達89.47%,顯示出投資者對指數型基金的持續青睞。
FOF基金發行呈現回暖跡象。本周有4只FOF基金開啟認購,占到總量的11.76%,較前一周增幅顯著。
本周有26家公募機構旗下有新基金開啟募集,其中7家公募機構旗下有不少于2只基金開啟募集。永贏基金表現最為活躍,本周有3只新基金啟動募集,均為指數型股票基金,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2只,增強指數型基金1只。緊隨其后的是大成基金、廣發基金、鵬華基金、東方證券資產、中金基金和中信建投基金等公募機構,本周均有2只新基金啟動募集。
部分公募機構最新觀點
摩根士丹利基金:全球仍然處于降息的大周期中,一般而言,降息周期伴隨著經濟周期的下行,如果財政政策力度足夠或資本市場處于低位,股市的壓力并不大甚至估值擴張動力更強。我們認為當下A股符合這種規律。中美元首通話后,后續貿易談判也將繼續推進,關稅對A股市場的擾動將下降。5月份降息后,市場無風險利率再次下行,而風險溢價反而提升,主要是外部擾動因素導致,我們認為未來市場風險溢價將逐步下降,這將推動市場活躍度回升。就產業邏輯看,有幾個方向值得重視:一是科技成長;二是中國制造;三是新消費。
金鷹基金:海內外積極因素提振風偏,A股震蕩上行支撐強化。國內方面,寬松的流動性和中美領導人通話邊際利好市場的風偏提振,當前對月內出臺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預期抬升,短期震蕩上行支撐較強。另一面來看,市場縮量上行會影響對調整的擔憂,而本周受益于政策利好和預期走強,成交量回升向好,市場情緒有望延續。
中海基金:上周中美兩國元首進行了電話通話,中美又重新開始談判。受此影響,A股表現較強。但是我們認為,中美談判的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期間反反復復的也很正常,市場將逐漸對中美談判脫敏。未來a股市場的走勢可能還將更多由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決定。短期國內宏觀經濟仍然表現較弱,可能會對指數形成一定的制約。我們的觀點變化不大,短期A股指數可能繼續維持震蕩狀態。
富榮基金:6月第一周,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前置落地,大行對中短端國債的增持意愿明顯抬升,債市情緒回暖,短端表現好于長端。展望后市,利率債仍有一定下行空間,利率全年低點有望出現在三季度前半段,短期或遇阻力。中美關稅博弈及潛在政策退坡或導致四季度利率波動加大,長債利率反彈風險或會高于短債。
格林基金:債市波動,恐慌情緒沖擊最顯著時刻或許已過,我們認為關稅政策出現反復的可能性仍然值得關注,對基本面的影響仍需進一步關注宏觀數據的變化。當定價邏輯逐漸由“預期”向“現實”傾斜,短期內對市場情緒的壓制或將有限,債牛格局未變。
恒生前海基金:央行公開市場延續凈投放,銀行間市場資金愈發寬松,存款類機構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舉行,此外中美談判對債市的影響仍需觀察。
金信基金:信用債上周行情基本跟隨利率債波動,配置需求依然較強,一級投標熱度較高,二級賣出報價以低估值為主。6月底可能有理財資金縮量等因素的擾動,但整體配置情緒積極,影響預計有限,后續信用利差有望繼續收窄。票息策略依舊是今年信用債配置的主線。
長安基金:6月可能是政府債的供給高峰,同時存單到期量也比較大,供給壓力下,可能對債市帶來一定影響。但央行釋放了明確且強烈的資金面呵護信號,預計6月流動性大概率不會收緊,且存在央行配合發債節奏重啟國債買賣的可能。因此短期內,給市場帶來擾動的仍可能主要是外圍消息沖擊。另一方面,從估值上看,長端收益率距離年初歷史低點空間并不大,似不宜追漲,可適當波段操作。
銀華基金:在貿易戰中性情形下(后續關稅維持現狀,今年加征30%),10年國債可能繼續在1.65-1.7%之間震蕩,突破區間需要尋找新的邏輯;在貿易戰悲觀情形下(再加回24%對等關稅),10年國債可能下到1.6%附近,但可能較快反彈;在貿易戰樂觀情形(今年加征的關稅基本取消),10年國債可能沖到1.75%附近,后續走勢中樞總體上移。
【風險揭示】:投資有風險,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本文信息來源于公開資料,數據來源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數據庫,整理自公募排排網,相關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本文不構成任何宣傳推介及投資建議,短期個股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亦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資方向,請投資者謹慎參考。登錄可查看產品歷年業績、基金經理信息等具體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