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網絡便利滲透進家庭的每一個角落,但隨之而來的安全風險也悄然升級。特別是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成了電信網絡詐騙、不良信息和隱私泄露等的高發對象。面對這一現實,中國移動正從傳統通信運營商轉型為數字安全服務商,通過“中國移動安全管家”構建起一道看不見卻始終在線的家庭防護網。
防不勝防,數字時代下的家庭網絡安全面臨多重挑戰
眾所周知,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智能設備已深度融入千家萬戶,加之線上線下生活的高度融合,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使得不同年齡群體,尤其是“一老一小”所面臨的數字安全風險日益復雜化。
例如兒童過度沉迷網絡游戲影響身心健康,新型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以及不良信息的侵擾。與此同時,老年群體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數字鴻溝和安全風險,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走失風險、聽障人士的溝通障礙,以及針對老年人的電信網絡詐騙等。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風險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呈現出多重且相互關聯的挑戰,甚至延伸至家庭隱私泄露和跨代安全等新維度。
最典型的表現是,兒童的網絡沉迷可能使其更容易接觸到詐騙廣告,而詐騙電話也可能誘導其泄露位置信息,進而增加走失風險。同時,針對老年人的詐騙往往通過誘導其下載不明應用或共享屏幕,間接威脅到家庭的數字資產和隱私。
在這樣的背景下,現有防范技術往往呈現出孤立的局限性,即單一的防沉迷軟件無法有效應對復雜的詐騙手段,而傳統的防走失設備也難以與通信安全形成聯動等。總之,這些碎片化的解決方案,難以構建一個真正有效的、覆蓋全場景的防護體系。
因此,一個具有前瞻性、整體性應對風險的全面、整合的數字安全解決方案就顯得尤為關鍵。
而“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則是在此挑戰下應運而生。
核心技術為基,“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帶來了什么?
提及“中國移動安全管家”服務,如引言所述,其之所以能夠為家庭筑起一道“看不見的安全網”,其核心在于對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應用,例如AI識別、大數據分析和云端攔截等關鍵技術,它們共同構成了安全防護體系的技術基石,并廣泛應用于守護“一老一小”的全齡群體。
例如AI識別在“中國移動安全管家”服務中扮演著智能大腦的角色,被廣泛應用于未成年人上網行為的異常識別,以及高危詐騙電話的智能識別與預警。而AI反詐識別系統能夠對高風險通話進行實時預警,有效提升了防詐騙的精準性和及時性。
而大數據分析則為“中國移動安全管家”提供了洞察用戶行為模式的強大能力,即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深度分析,系統能夠識別未成年人的異常上網情況,并及時向家長發出預警,從而幫助家庭建立更為科學、健康的用網機制。而這種基于行為模式的分析,能夠更早地發現沉迷傾向或不良內容接觸風險,實現前瞻性防護。
值得一提的是,云端攔截是中國移動作為電信運營商所獨有的強大優勢。它能夠在通信網絡層面實現對騷擾電話、詐騙電話和風險網址的實時攔截,從源頭切斷風險,確保惡意信息在到達用戶設備之前就被有效阻斷。而正是這種網絡層面的防護,使得“中國移動安全管家”能夠提供比單一設備軟件或技術更廣泛、更徹底的安全保障。
而正是以上述核心技術為基,使得中國移動能夠提供主動、多層次的家庭全齡安全防護。其中針對家庭安全需求痛點的四重安全防線、整合并提升了六大核心應用場景的服務和八大能力的“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就是典型的表現。
以其中的四重安全防線為例,其整合于“中國移動安全管家”服務體系中,構建了一個全面的保護生態系統。而這種整合不僅是產品功能的疊加,更代表著中國移動從被動響應到主動生態保護的轉變。
例如“智慧防詐”不僅僅是攔截詐騙電話,而是通過“識別—預警阻斷—補償”的閉環,實現了對風險的全面管理。而“上網安全”則通過大數據行為分析,實現了對潛在問題的預警,而非僅僅是事后過濾。這種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和前瞻性預警機制,使得中國移動能夠提供超越傳統安全工具的全面家庭數字安全解決方案,從而有效提升了用戶信任和忠誠度。
至于八大能力,則是“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實現六大場景防護的具體技術手段和功能集合,共同構成了“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強大的防護體系。
這些詳細的功能,例如騷擾電話的黑白名單和號段攔截、上網行為的周期禁網和網站禁訪、以及親情防詐阻斷中的語音插播和遠程停機,都體現了對守護者的高度精細化控制。
更重要的是,對于許多功能,如位置查詢和高頻防騷擾,被守護的家庭成員“無需安裝APP”。這意味著,即使是技術不那么熟練的家庭成員(例如兒童或老人),也能獲得無縫、無感的保護,無需其主動參與或進行復雜的設置。而這種設計理念平衡了守護者的強大控制與被守護者的便捷體驗,使得服務在實際家庭場景中更具實用性和有效性。
具體到六大核心應用場景,旨在為用戶提供全面、便捷的守護體驗。而這種將通信、上網、位置、親情、智能提醒和保險等多種安全需求整合到一個“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平臺上的做法,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免去了用戶管理多個應用或服務的繁瑣,從而降低了使用門檻,提高了家庭安全防護的覆蓋面和一致性。
我們這里以區域范圍守護為例,用戶可查看家人當前位置和48小時活動軌跡,并設置電子圍欄,當家人出入設定區域時自動預警。而AI詐騙電話提醒,則是利用AI技術智能檢測詐騙電話,并向用戶及家人發送必達預警通知,及時提醒風險。
所謂事實勝于雄辯,上述“中國移動安全管家”的強大效能,在眾多用戶案例中得到了生動體現,尤其是在防詐騙方面,其“識別-預警阻斷-補償”的閉環機制構成了完整的風險應對流程,其效果在后續用戶案例中得到了具體體現。而這些案例不僅涵蓋了年輕群體,也包括了老年用戶,充分證明了其全齡守護的價值。
以刷單陷阱的兜底保障為例,撫州大學生小陳遭遇刷單詐騙,損失4808元。然而,得益于她開學時辦理的1元防詐險,在迅速撥打客服電話并提交證據后,僅72小時便獲得了全額理賠。這個案例突出展現了防詐險在事后提供經濟兜底保障的關鍵作用,大大降低了用戶面對新型網絡詐騙的后顧之憂。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中國移動管家”包含三檔產品資費:基礎版、升級版、尊享版,支持“中國移動安全管家”微信小程序,中國移動營業廳、10086熱線等渠道訂購,尊享版目前全國31省已包含防電信網絡詐騙保障服務家庭版權益。
風物長宜放眼量,從“電信運營商”向“數字安全服務商”轉型
通過上述,我們不難看到,中國移動正積極構建一個開放共贏的數字安全生態系統,即從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向“數字安全服務商”轉型。
在我們看來,這種轉型源于對日益復雜的數字安全挑戰的深刻認知,即單一實體無法完全應對。而中國移動憑借其作為電信運營商的獨特優勢,包括龐大的網絡基礎設施、超級SIM卡技術和寬帶網絡等,不僅為自身產品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底座,更是其作為構建開放生態的平臺基礎。
例如,中國移動云盤的“老照片修復”功能借助AI能力幫助老年人留住珍貴記憶,體現“科技溫情”;中國移動安全管家的位置軌跡、電子圍欄、AI來電守護功能輔助保障老年人出行和財產安全,助力解決子女照護難點,展現“科技關懷”;5G新通話的“通話字幕”功能專為聽力衰退的老年人設計,幫助他們實現無障礙溝通。
又如其打造的“中國移動公益”平臺,作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之一,正是其生態構建能力的有力體現。該平臺積極探索“移動+公益+互聯網”新模式,為慈善組織提供募捐信息發布、信息管理等服務,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透明”的互聯網捐贈服務。這表明中國移動正通過提供基礎設施和平臺能力,賦能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數字安全和公益事業中來。
另外,中國移動還通過“心級服務銀色守護計劃”和“數字惠民計劃”等一系列舉措,持續升級優化適老化服務和產品,這不僅是產品功能的迭代,更是其“科技向善”和“以人為本”理念在生態層面的深度實踐。這些計劃旨在縮小數字鴻溝,推動社會福利和醫療服務數字化轉型,讓更多弱勢群體能夠享受到數字時代的紅利。
在此,我們認為,這種將自身核心能力與社會需求深度結合的轉型思路,無疑將中國移動定位為構建國家數字安全環境和數字惠民的關鍵推動者和協調者,其影響力將遠超其傳統電信運營商的角色。尤其是與其他電信運營商,例如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提供的安全服務相比,“中國移動安全管家”的優勢在于其將通信安全、上網安全、位置守護等多種功能整合到一個平臺中,提供更全面的家庭安全解決方案。同時,中國移動的網絡基礎設施和超級SIM卡等技術也為其服務提供了更強的技術支撐。
寫在最后:綜上,在數字化浪潮的今天,守護家庭網絡的安全,已不僅僅是家庭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共同構建一道堅實的數字防線。而中國移動的“中國移動安全管家”,是其“科技向善”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其“數字惠民”戰略的深度落地。
由此我們看到,中國移動正通過實際行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從電信運營商向數字安全守護者的積極轉型,攜手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應對數字時代復雜挑戰的同時,邁向一個更安全、更智慧、更溫暖的數字未來,真正實現科技守護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一老一小”,共享數字普惠的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