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當下,我們的生活被短視頻、彈窗新聞、社交媒體動態切割成無數碎片。當我們無意識地在手機屏幕上滑動,不知不覺間,寶貴的思考時間正被蠶食。
碎片化信息就像一劑 “思維麻醉劑”,表面上讓我們感覺 “知曉天下事”,實則剝奪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而適當的思考,是照亮生活迷霧的燈塔。它能讓我們看清事物本質,做出更理性的判斷,從而領悟生活的哲理。哲學,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無疑是幫助我們重拾思考能力的絕佳路徑。它引導我們對人生、價值、世界本源等問題進行深度探索,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
以下這份精心挑選的哲學書單,將帶你走進深邃的思想世界,在閱讀中重獲思考的力量,探尋生活的真諦: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本書是一本哲學科普讀物,力圖用輕松愉快的方式向普通人介紹基本的哲學命題和哲學理論。新銳瑞士哲學家伊夫?博薩爾特精選哲學史上超經典的55個“思想實驗”,趣味剖析哲學家們精心設計的思想游戲,把抽象的哲學問題具體化,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闡述、推演,引領讀者探討令人彷徨的人生11大主題。
自由在高處
從意義控制與群體心理等角度出發,這本書著重探討了身處轉型時期的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 在該書出版十年后,世界與人都發生了滄桑巨變,作者特別做了數萬字的增訂,并致敬所有憂郁赤誠的靈魂。 這是一本寫給試圖探索人生邊界者的書。面對來自個人與群體、國家與社會的多重變化,作者分析了“半盤西化”的功利主義、消極的“公共意義”“強制式啟蒙”“審美自治”“體制內弱者”等諸多當下仍然備受爭議的話題,也一直在追問作為個人,我們為建立一個平等、公正與寬容的社會能做哪些努力。關于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變幻莫測的關系以及人如何在當下充滿挑戰的生活中與自己和解與自洽,并在當下如何啟蒙自我、超越逆境,作者也給出了自己的解答。作者相信沒有比生活更古老的過去,也沒有比生活更高遠的未來,而真正的自由始終在生命的高處。
3分鐘哲學:一本關于偉大想法的小書
這是一本寫給普通人的哲學入門書。它將帶領讀者了解過去2500年來偉大的哲學家們對一些大問題的看法,以及為何這些問題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全書共十個部分——倫理、存在主義、藝術、社會與人際關系、宗教與形而上學、文學與語言、科學與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哲學、知識與思想,以及政治與經濟,共有百余篇小短文,每篇闡釋一個哲學觀點。全書涵蓋了各哲學流派的基本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描述帶領讀者從哲學家的視角看世界,同時也能幫助讀者理解并重塑自己的思維方式。
沉思錄(24)
一本自我對話性質的小書,一些關于生死、自然、煩惱、自我、他者的洞察和思考,很多隨性、審慎而又睿智的語言,讓你回歸內心的城堡。
如何避免虛無
全網超兩百萬粉絲追隨、播放量超2億的頭部哲學博主「大問題Dialectic」shou部作品,哲學自助使用手冊,讓哲學大師為你提供答案,尋找快樂生活的可能性,成為更幸福的人。
正義從哪里來(25新版)
貪欲、暴力、腐敗……誰偷走了我們的正義? 大到戰爭、社會爭端,小到人際糾紛、倫理問題,這是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所以從古至今,人們是如此渴求著正義,有關正義的問題也一直深深困擾著最杰出的才智人士。但是從古代中國的百家爭鳴到西方世界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正義的觀念一直是混沌的、模糊的。 熊逸圍繞正義話題,分章從不同側面闡述了:要幸福還是要公正,何謂正義,自由意志的兩難,原罪的兩難,康德的失誤,偉大的嫉妒心……他以縝密的思辨,融會貫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關思想,比如中國的儒家、道家、墨家,還有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蒙田、斯賓諾莎、盧梭、亞當?斯密、羅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羅爾斯等;并列舉大量歷史案例和文學經典,層層深入,探討何謂正義、正義從何起源及如何實現正義。 這部足以撼動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動甚至帶有文學意味的語言,帶我們進入一個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宮,在與各位先哲對話的過程中,獲得思辨的快感與智慧的啟迪。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歷時十年構思的代表作,是加繆自己蕞為鐘愛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來,影響了數代青年人,成為理解我們時代與人的政治學經典。自《西西弗神話》后,加繆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從“荒謬”中推導出“反抗”,認為人是唯一懂得說“不”的生物,正是在對一切荒誕、不合理的拒絕中,人才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加謬重新審視了人類歷史的反抗者及其思想,如薩德、波德萊爾、圣如斯特、盧梭、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黑格爾、巴枯寧等;回顧了法國大革命和俄國革命,探討了反抗是如何走向革命的,并由此造成了怎樣的災難性后果。最終,他指向所有人的內心:什么是自我存在的意義,自我的價值與尊嚴?本書是加繆對世界的反抗宣言,也是他對所有既成答案的挑戰。
黑暗時代的哲學家
本書敘述了希特勒時期德國哲學家們的故事和思想,為我們理解兩次世界大戰提供了一個深刻的解讀。這場戰爭的背后是理性文明的崩潰和一個崇高哲學文化的破滅。戰爭摧毀了人們對他人、社會和文明的信任,卻無法摧毀對思考的渴求。我們該如何理解這60年,理解這個充滿暴力、荒誕、非理性色彩的世界?海德格爾、本雅明、阿多諾、阿倫特……這群世紀之子們,站在德國滿目瘡痍的土壤上,給出了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答案。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浪潮里,哲學典籍猶如抵御思維碎片化的堅固盾牌。當你展開書頁,于靜心探索中,既能觸摸智者千年的思想結晶,亦能在喧囂塵世構筑屬于自我的精神棲所——那里有清泉般的智慧流淌,有星輝般的寧靜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