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某案二審辯護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兵表示,黃某案的判決,不僅使這家企業的員工有了希望,還讓其他的企業也看到希望?!八^營商環境,說一千,道一萬,就是法院的判決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同時要考慮我國的司法政策?!?/p>
何兵教授認為,要提振民企的信心,在司法層面,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法院在判決時要立即充分體現我法律的溫情和國家的政策。此外,對曾經錯判的涉民企產權案件,應該想辦法盡管要平反一批。
“適度的刑罰,是保護社會的,而重刑,很可能摧毀社會。”何兵教授談到,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就是我們當下的最大的司法政策。法律要激發鼓勵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司法判決要傳遞法律的溫情和理性。
談及辦案心得,何兵教授認為,真實最能夠觸動人心,律師應該通過到田間地頭調查的方式,還原事實真相,讓法官了解。坐在法庭上的被告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他所經營的企業到底是什么樣的企業。
黃某案 案情簡介
黃某是廣東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控股股東。2019年,公司從網絡接收一批零件訂單并按要求生產。不料,該批零件中數種零件被公安鑒定為非制式槍支散件,一審法院認定黃某非法制造槍支,判處黃某有期徒刑12年。黃某是公司技術與銷售核心,其被羈押和判決導致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員工大量流失。
二審階段,何兵教授、杜振強律師接手為黃某辯護。律師發現,鑒定報告所依據的公安部文件,未向社會公開,依法不應作為認定依據。為此,兩位律師向公安部申請公開該文件對外公開的時間、方式與查詢途徑,并隨后對公安部提起行政訴訟。
辦案中,律師多次走訪公司及其他同行業、上下游產業,就本案的主觀故意、零件報廢情況及主從犯認定問題調查取證。律師關注到,多家五金企業涉槍,由于查詢不到相關標準與要求,生產者無法判斷外來訂單是否涉刑,一線工人、企業主均備受困擾。何兵教授、杜振強律師探訪工廠的紀錄片,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網絡播放量達1600余萬。
庭審前,郭鵬、杜鑫磊律師加入,作為單位辯護人共同奮戰。庭審中,辯護人充分舉證質證,做無罪兼罪輕辯護。最終,二審法院經過專門研討,仔細研究控辯觀點,改判黃某為從犯,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年。改判后,黃某充滿希望,表示還有三年多就可以恢復自由,將繼續帶領公司奉獻社會。公司近百名員工也鼓足了干勁,不再擔心失業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