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公眾號推送機制有點凌亂,常關注區老師的家長,建議給我加個星標,這樣不容易錯過消息。
填完志愿后,大家的焦點應該放回到最后一個月的復習沖刺上了,畢竟家長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剩下就是全力沖刺,分數說了算的時候。
今天距離中考還有12天的時間,所有學科該復習的知識內容肯定都應該過了一遍,重點模塊和題型大概也已經強化過了,剩下這段時間應該干嘛?
我的建議是:聚焦真題卷。
事實上,最后這一個月,我自己初三的學生,以及咨詢我復習建議的家長,我都是這么建議的,最后這個階段以真題卷為主。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每一門學科的題型設置和對應分值早已固定,每條題目的難度也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波動,整份試卷考察的知識內容占比也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
例如我分享過很多次的數學中考題。這么多年來數學中考題型幾乎沒變,每一年的難度差異也相對較小。
拆分開每道題來看,該難的題肯定難(10、16、24、25),該簡單的題肯定簡單(1~8、11~14、17~21)。除此之外,大題考點非常固定,幾乎可以精確到每一道大題,如17題會考簡單的方程或不等式,18題會是簡單幾何并且大概率是全等,19題則很可能是因式分解或者分式化簡,壓軸題前的題目考查還包括統計與概率、應用題、中等幾何和中等函數各一道。
其他科目的情形類似。
因此,在臨考試前一份接一份地去完成真題卷,絕對有助同學們培養答題手感。這個詞語有點虛,具體一點,就是能看一眼題號,瞄一下題目,大概就能夠知道題目的難度到哪兒,考的是哪一部分的知識,從而做到心中有數,進而提升對時間的把握。事實上,目前大家在學校復習每天做的也是這件事情。
這些都是在初中前面五 個學期的學習里面不具備的,也是一模前的一輪復習里面多數同學還做不到的。這也是我為什么總是比較樂觀地告訴大家,只要認真復習,按部就班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有意識地查漏補缺,最后一個階段的復習提升可以非常非常大,不要因為模擬考考得一般就失去信心。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做真題卷不能單純追求“量”,而是要重“質”。量變引起質變不假,但無意義的堆量,也是質變不了的。
重“質”,指的是同學們要認真對待自己做的每一份卷子,不應以“完成任務”的心態來做,而是應該扎扎實實按照考場時間分配的節奏來完成,然后對答案算分,看看和自己的目標還有什么差距。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一份卷子,可以把整份的卷子拆分開2~3部分,限時完成(如選擇題和大題拆開分別限時完成)。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對錯題的分析和掌握!
刷真題的過程中,每一條錯題都有重大的意義。究竟是因為對題目理解出現偏差導致的錯誤,還是完全明白題目并且會做但因為粗心或者分心而出錯?如果是上述原因,則提醒自己下次要注意,要集中。
如果都不是,那么就是對這個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可能是混淆了其他相似的知識,也可能這就是你的知識盲區,這時候你應該將這道題以及背后的考點弄明白(明顯超出自己能力范疇的除外,如數學壓軸題)。
很高興,最近這兩周我初三的學生開始聽進去了,呈現出來的狀態令我比較欣喜!
我又要搬出那句話,最終的考試成績和錄取學校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考試題目的難易也是如此,難則大家難,易則大家易,因此這些都是無需去擔憂和焦慮的。
同學們能夠做的,是做好接下來的12天里面遇到的每一道題,爭取把這過程中的錯題都記住,少重復犯錯,結果肯定就會很好。
心無旁騖,努力準備,一切自會水到渠成,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