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蜂蜜廠遭強拆,法院判區政府賠償24萬元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舒某自2013年起投資200萬元組建養蜂團隊,在南岸區租賃廠房生產瓶裝蜂蜜等產品,年產值超500萬元。
2022年1月,廠房被劃入征地范圍,區政府要求10天內搬離,但舒某稱未獲正式通知,直至2023年2月2日工人強行進場拆除。
現場未通知其到場清點物品,導致4007瓶蜂蜜、母親遺像、老照片等貴重物品遺失。
然而,遺憾的是。
區政府竟然作出了不予補償的決定。
好在幸運的是,法院查明,強拆時雖有公證人員在場,但《物品移交清單》未經其簽字確認,且漏記關鍵設備和蜂蜜數量。
法院認定區政府強制拆除程序違法,判決賠償25萬余元,其中4007瓶蜂蜜按每瓶60元計算共24.04萬元,其他物品損失1萬元。
此外,法院還責令區政府補償搬遷損失費27.7萬元。
南岸區征地事務中心回應稱,補償問題已有明確結果,但舒某表示賠償金至今未到位,且因物品存放環境問題不敢領回。
三刀認為,老太投的200萬是血汗錢,即便不算廠房設備,單說蜂蜜,懂行的都知道“純正原汁零添加”的蜂蜜是什么價格。
按市場價一瓶100算,4007瓶就是40萬出頭,法院判24萬,中間差的可不止是錢,是老百姓對“公道”二字的念想。
有人說:“權力一旦被壞人掌握,就是人間悲劇的開始。”
看看強拆現場的操作,這話真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有些地方嘴上喊著“優化營商環境”,背地里干的卻是“搞垮企業”的勾當。
還有人提到重慶以前的珠寶廠,投資幾千萬也被強拆,貨物不知去向——合著在某些人眼里,民營企業就是案板上的“魚肉”,想啥時候切就啥時候切。
當然,更扎心的是,即便是判了獲賠24萬,但錢沒到位,這和往傷口上撒鹽沒什么區別。
都說“法治社會”,可法治不光是管老百姓,更得給權力套“韁繩”。
要是掌權的人想咋來就咋來,拆了道個歉、賠點錢了事,那跟“官老爺”有啥區別?
有人說:“地方政府犯罪成本太低!”
成本低,就有人敢鋌而走險,反正出事有人兜著,所以說,如果不扭轉這種心理,類似的事兒肯定少不了。
老太的蜂蜜廠沒了,4007瓶蜂蜜沒了,可比這更讓人揪心的,是老百姓對相關部門的信任也在一點點流失。
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好了為民謀福,用歪了傷人傷己。
要是連“保護老百姓財產”這最基本的理都不懂,那才是真的丟了根本。
文章最后,希望這事兒不只是賠24萬就完了,該擔責的人得擔責,該改的毛病得改——不然,沒人再敢信“招商引資”,也沒人會踏踏實實創業。
畢竟,民心這東西,攢起來難,散起來可快著呢。
請【 點贊 】,點【 在看 】,把文章【 轉發 】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微信最近更新規則啦,只有星標這個公眾號的讀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內容更新。記得:點公眾號頭像圖標—點右上角“...”—點“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更新啦~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