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發布野生動物監測數據,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間,至少有6960只灰鶴在我市境內越冬——這一數字是10年前我市首次觀測記錄灰鶴數量的130倍。這一數據表明,我市野生動物保護成果顯著,這與科學的理念引領、有力的治理舉措密不可分。
保護野生動物,必須進一步建立完善的法治體系。通過地方立法,進一步將更多的野生動物物種納入保護名錄,尤其是瀕危的野生動物。通過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推動全社會守法、各部門嚴格執法,規范、明確政府部門、環保組織、科研機構等機構的職責分工,避免“多頭管理”或“無人負責”的情況發生。同時,要提高違法成本,增強法律的威懾力,對盜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等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如高額罰款、監禁等,以高懸的法治利劍筑起保護野生動物安全屏障。
保護野生動物,必須注重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好壞不僅關系到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更關乎生態的平衡、生態環境的優劣。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需要加強跨部門聯合執法,減少誘拍、破壞野生動物正常生息繁衍的行為。同時,可以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通過衛星影像監測非法砍伐、無人機巡查盜獵活動、大數據分析犯罪網絡以及科學設置界碑、警示牌、科普標識等設施,有效減少人為干擾,維護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除了嚴格的立法、執法,更需要開展多層次的保護野生動物宣傳引導,增強廣大群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讓更多的人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價值、意義,鼓勵群眾自覺保護野生動物并積極舉報違法行為,共同保護大自然的“精靈”。當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部門發力捍衛生態紅線,人與自然才會和諧共生。(作者 李金萍)
來源:石嘴山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