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中考語文作文題:
材料:不是站在山頂,才能被看見。
以上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
解題:
“不是站在山頂,才能被看見。”大部分人都有登山的經歷,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奔著山頂去的,仿佛只有站在山頂,旅途才有意義。由此及彼地延伸,人生是否也是如此,總在極力追求著什么,仿佛追求到了才能耀眼,其實人生是“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有時,并沒有真正的山頂。
如果山頂難以企及,那么是否前行路上的一切都要被否定呢?
前行的路上,淚水可以被看見、汗水可以被看見、大笑可以被看見、釋然也可以被看見……只要你在努力生活,無論在何處,你都值得被看見。
選材上可以由“我”到“她/他”到“它”的思考。
從“我”出發,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我”肯定也有渴望站在山頂的經歷,或許是演講比賽的第一名、或許是籃球場上的MVP、或許是辯論賽中的最佳辯手……
“我”把第一當作我追求,我勢必會忽略掉過程的意義,而在我追求過程中的努力與付出、成長與改變都是被看見的基礎。當我明白過程本身的意義大于結果時,我才會明白世俗的“山頂”,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標準。
從“她/他”出發,是旁觀者帶給我的清醒。
我的同桌孜孜不倦地書寫,或許她是否到達“山頂”已經不重要,因為她已經被我看見;杜甫渴望“凌絕頂”,可他的一生沒有在官場上縱橫四方,但是他的詩歌流傳千古,他仍被看見;梵高生前寂寂無名,在生前只賣出一幅畫,遠未抵達世俗的“山頂”,但他的努力生活清晰可見……“被看見的”是靈魂深處未熄滅的火光,而不是你身在何方。
從“它”出發,是物給我的感悟。
珠穆朗瑪峰常年被云霧籠罩,半山腰的杜鵑花海更容易被攀登者的鏡頭捕捉;梔子花盛開在矮叢間,但當它的芳香襲來,它就會被看見;小草那么尋常,可它破土而出的那一瞬間往往最能讓人動容……
所以自然教會我們什么?向下看,有堅實的土地,破土而出的生命;向四周看,有百花爭艷的美,那是學會欣賞;向內看,那是一個個堅韌的生命,即使不被看見,也在努力綻放。
“不是站在山頂,才能被看見。”是在給我們重新定義“被看見”的意義,不再僅僅是因為結果而被看見,而是生命的狀態、奮斗的姿態、自我的品質被看見。
下水作文:
人若如花
岳雅學校黎娓蘭
母親是位普通的勞動婦女,可近來我卻常在她身上看見光。
今年,母親終于徹底退休,不必工作,也無需帶孫,在老家的山坳里,做起了散淡閑人。原以為這日子該是寂寥的,卻被她過得活色生香。
“叮!”手機亮起,是母親在家人群里發來的視頻:矮叢間,金銀花一簇簇綴滿枝頭,在風里輕輕搖曳。
“都說這花降火,我摘些曬干,給你們泡水喝。”聽著母親帶笑的話音,眼前便浮現出她穿行山間的身影——俯身,將那淡黃的小花輕輕摘下,放入竹筐。
陽光灑下,她肯定來不及拭汗,指尖想必都浸染了花的清芬。
果然,五一回鄉,母親便捧出一包曬好的金銀花。取些許入杯,沸水傾注,那曾迎風招展的鮮黃,已沉淀為杯底的黢黑。
飯后,舅舅咂咂嘴:“還得是這金銀花,才最能解渴!”我們聽了,都爭相要喝。母親看著,嘴角漾開笑意,那笑發自肺腑,也滿溢著自豪——她曬制的花茶,她付出的辛勞,此刻真切地被我們感知、被珍視。
自此,母親便孜孜不倦地投入了她的“手作時光”。
晨光熹微,她邀三五老友采摘枇杷,深夜熬膏;谷雨前后,她在園中躬耕,待夏雨初歇,已是瓜果滿筐;晚霞漫天,她將新摘的山椒子,以文火慢煨成醬……
母親分享著這緊貼泥土的日子,也讓我窺見了生命另一種豐盈飽滿的形態。
又在飯后,泡上這一杯花茶,看著這沉入杯底的花影,我想起老家隨處可見的金銀花:它們一叢叢帶來清芬,也帶來清涼,它不必在高處招搖,只需將根系扎入巖縫,便能將這山中悠悠歲月變得滋味悠長。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了母親,她用勤勞的雙手,將山野的點滴、生活的滋味,細細采擷、晾曬、熬煮,給家人們帶去熱愛生活的光。如同這山花,在低處兀自生長,卻以其堅韌與芬芳,不容置疑地宣告著自己的存在。
她不曾立于人群中央,卻自有一份矚目。她是萬千平凡中的一員,卻用雙手將日子將生活淬煉成香——原來,心若豐盈,俯仰皆是風景,人若如花,低處亦能生光。
來源:岳雅學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