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庫斯”協議剛滿三歲,就被特朗普盯上了。
據多家西方媒體披露,特朗普團隊正在重新審查該協議,認為由拜登政府主導、向澳大利亞出口核潛艇的“奧庫斯”項目是一個“高風險、低回報”的爛攤子,不僅耗資高達3700億澳元,還極可能拖累美國本土潛艇建造計劃。
對于澳大利亞而言,這無異于當頭一棒。澳大利亞戰略一直是在跟隨美國。2016年剛與法國簽下650億美元的常規潛艇合同,轉頭又在美英鼓動下“毀約投美”,而今美國自己卻想“退群”,直接把澳洲晾在海邊。
這下尷尬了,澳大利亞如今爹不疼,娘不愛,小朋友們都不和自己玩了。澳媒直接發聲痛斥美國,不少澳大利亞網民更是情緒失控,直言美國是“全球最大騙子”,甚至有外媒及澳大利亞網民在網站發聲:“要不我們去買中國的核潛艇!”
當然,這是情緒化發言。中國一貫謹慎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別說核潛艇,就連常規潛艇的出口也嚴格把控。然而澳方這一“氣話”卻戳中了問題核心:澳美之間的戰略互信,正在迅速崩塌。
美國為何突然對“奧庫斯”踩剎車?答案并不單純是戰略收縮或軍力優先。
首先,五角大樓近年造船能力嚴重下滑,“弗吉尼亞”級潛艇交付周期延誤兩年,造價也在飆升。在核潛艇建造嚴重滯后的情況下,美國優先保障本土軍艦自然是現實考量。
但背后更深的因素,其實是特朗普對拜登“政績工程”的全面清算。“奧庫斯”是拜登政府為推進“印太戰略”定制的大單,一旦項目見效,將成為民主黨的外交成績。而特朗普的邏輯則是:“不是我簽的,就必須推翻。”
更關鍵的是,這項協議的回報,看起來對美國并不劃算。澳大利亞既不能帶來額外的市場利潤,也不能有效分擔美國的戰略壓力。況且,“裝備小弟”最終也得美國出面“兜底”,特朗普當然不愿為他人做嫁衣。
特朗普不做“世界警察”的意圖并非首次表達,但這一次他拿澳大利亞開刀,背后釋放的是對同盟體系主動“減負”的信號。
“奧庫斯”如果終止,最尷尬的將是澳大利亞。
與法國撕破臉,中澳關系重創,如今又被美國“割席”,澳大利亞戰略上陷入極度孤立。問題是,這種孤立,是它主動選擇的。
澳方當初為何一意孤行擁抱“奧庫斯”?核心原因是希望借助美英之力躋身“第一梯隊”,同時對沖來自中國的壓力。然而現實卻狠狠地給澳方上了一課。
而今核潛艇買不到,法國不愿接單,中國不會售出。澳大利亞最終可能面對的,是一筆天文級違約成本和一場戰略空轉。
而中方在這一背景下的選擇空間反而擴大、
如今,“奧庫斯”正在變成“澳哭死”,從熱切簽約到哀怨求購潛艇,澳大利亞的戰略錯誤正在赤裸裸地呈現在世界面前。而特朗普的“退群式翻臉”又一次提醒世界:與美國簽下的不是協議,是下注。
下注贏了,你是伙伴;下注輸了,你只是炮灰。
這一次,澳大利亞輸得不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