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不好,出現虧損很正常。但,家電圈認為,今年下半年開始,所有經銷商不只是要管控好經營質量,避免內耗和虧損,還要管好手中的現金,避免呆賬死賬等極端情況出現。
寧言 撰寫
?“目前情況來看,比較樂觀的是,上半年的經營基本能打平,沒有虧損,略有盈余。但是,下半年的市場到底會怎樣,還不清楚。總體感覺,稍有不慎就會虧損,概率超過50%。”
在復盤今年618的市場表現時,多位家電經銷商與家電圈溝通時,紛紛對今年全年市場經營業績表示擔憂,他們普遍認為,接下來市場經營的虧損將無法避免,甚至會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局面,絕大多數經銷商肯定會虧損。
出現虧損的原因,在家電圈看來,主要還是很多家電經銷商,特別是縣鎮市場上的實體門店老板們,現有的成本支出是固定的,想要賺錢或者避免虧損,必須要增加收入。這正是最近2年,甚至未來幾年,最難解的一道經營課題。
一方面,當前的家電市場競爭,主要是各個行業和品類TOP3強、或TOP5強的企業主導秩序和方向。這些大企業們的市場經營策略,最近幾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就是在長期主義之后追求快速的突破,對于渠道商家也是采取“抓大放小”的合作態度。不會花大量時間和資源投向數量龐大的小商家,而是重點保證那些具備經營用戶,或者能快速出貨能力的大商家們。
另一方面,當前家電零售市場的份額已經呈現巨頭化和寡頭化,基本上就是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等商業巨頭線上線下全面搶單的局面。同時,還出現抖音、快手、美團閃購等新平臺的搶奪,全域布局和正面搶奪之下,很多鄉鎮經銷商的市場出貨一路下行。要么抱家電品牌商的大腿,要么抱商業平臺的大腿,單打獨斗的經銷商在市場上很難有破局動力。
當然,還有一點更為重要,家電“國補”政策的推出,先天性有利于線上電商平臺的全面搶奪。特別是隨著多地的家電“國補”政策,出現了限量限時限額領券新舉措,大量中小經銷商就會遭遇“單沒有多少,券還搶不到”的經營困境,而電商平臺卻可以讓消費者“一鍵領券”即買即補。加速市場向京東、天貓等平臺商轉移。
進入2025年下半年,家電圈認為,眾多的家電經銷商老板們,還需要警惕兩個變量的沖擊。
一是消費跳級。主要消費的下行趨勢,已非常明顯。消費惜購,以及消費保守和謹慎等現象,將會隨著外部經濟的動蕩,特別是很多行業就業問題的嚴峻,變得嚴重。整個家電市場的消費不是簡單的“降級”,而是會出現“跳級”。必然會加劇家電零售市場滑落,引發大型廠商瘋狂內卷并擠壓鄉鎮商家的份額空間。
二是呆死賬多發。對于很多家電經銷商來說,常年或多或少都存在“賒賬”賣貨的情況。在當前的市場經濟周期下,一些家電經銷商就會面臨“呆賬與死賬”,造成貨款的無法回收,以及資金鏈和現金流的緊張。特別是一些工程機市場和商用市場,商家更要注意賬期的問題。盡量采取“現款現貨”的結算,保證現金流的健康。
接下來,擺在眾多家電經銷商面前的市場挑戰多、經營壓力大,商業機會變少。所以,家電圈提醒,有實力、有能力、有野心的經銷商,可能繼續戰斗。反之,其他弱小經銷商們應該選擇提前退出,及時止損。
?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