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究竟該選擇怎樣的運動方式呢?年齡大了,由于體質(zhì)下降,老年人很難去完成較為劇烈的運動,而且強行進行劇烈的運動,很容易導(dǎo)致身體受傷。
年齡大了,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就是低強度運動,走路,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可是,即便是走路,老年人也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能在身體不堪重負的時候還堅持去走路,這個時候走路,不僅不會讓身體獲益,還會帶來危險。
醫(yī)生強調(diào):超過70歲的老人,寧可不走路躺著,也別在5個時候走路。
第一,超過70歲的老人,不要在飯后馬上去走路
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于是很多老人,吃完飯后馬上就去走路,殊不知在這樣的時間段鍛煉,對健康并沒有好處。
原因很簡單,剛吃完飯,大量的食物還停留在胃內(nèi),這個時候去走路,很容易引起腹內(nèi)壓的增加,會導(dǎo)致胃內(nèi)食物更易反流到食管,容易帶來危險。
剛吃完飯,大量的血液涌向消化道,頭部和心臟會處于相對缺血缺氧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去走路,一部分血液涌向骨骼肌,會導(dǎo)致頭部和心臟更加缺血缺氧,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更高。
第二,超過70歲的老人,不要在清晨氣溫很低的時候去走路
很多老人早上起來的特別早,起床以后,他們就開始迫不及待外出走路,殊不知,如果很早起來,這個時候外界的氣溫是非常低的,特別是冬天,氣溫就更低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去走路,在冷空氣的刺激下,血管很容易收縮,此時,也會導(dǎo)致血壓急劇升高,容易給心臟和大腦帶來風(fēng)險。
第三,超過70歲的老人,不要在晚上22點以后外出走路
晚上22點,是老年人應(yīng)該上床休息的時候,理論上,22點-23點是最佳入睡的時間,再遲也不要超過23點。
如果老年人在晚上22點以后還外出走路,很容易影響到睡眠,因為走路之后交感神經(jīng)興奮,完全平復(fù)下來需要時間。
第四,超過70歲的老人,不要在雨天外出走路
很多老年人太勤快了,即便是刮風(fēng)下雨,他們也撐著一把傘在外面走路,在他們看來,生命不止,運動不止,但問題是,這樣運動,難道一定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嗎?
其實未必。
雨天的時候外出走路,風(fēng)險是非常高的,因為雨天路滑,老年人平衡能力差,一個不小心,一旦摔倒就可能導(dǎo)致嚴重的后果,因為老年人的骨質(zhì)也比較疏松,摔倒以后發(fā)生骨折的風(fēng)險也很高。
第五,超過70歲的老人,不要在身體不適的時候去走路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會罹患形形色色的疾病,可是要告訴大家的是,無論老年人罹患的是急性病還是慢性病,如果疾病還不穩(wěn)定,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去走路。
比如罹患心力衰竭的老年人,如果心力衰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還強迫自己去走路,殊不知走路會加重心臟的負荷,反而更易誘發(fā)心衰的發(fā)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