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心理師
今天要聊的是關于《沉沒成本效應》
了解自我,洞察人性的本質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明明電影無聊得要死,還是硬著頭皮看到片尾?
那種一邊打哈欠一邊告訴自己‘都看了半小時了,再忍忍吧’的糾結勁兒,簡直不要太熟悉。
其實不光是看電影,感情、工作、生活里也全是它的影子——那個讓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心理陷阱,有個專業名字叫:沉沒成本效應。
比如
你談了三年戀愛,感情早就淡得像白開水,卻還是不敢邁出去那一步。為什么?因為你會想:‘這三年不是白瞎了嗎?
又比如你做了一個項目,明明已經看不到希望,可一想到已經投入了幾個月甚至幾十萬,就咬牙繼續往里砸錢。這些看似理性的堅持,其實背后都是情緒在作祟。
情感依附、損失厭惡、社會壓力……我們為什么會陷進這個坑?原因比你想的更復雜。
案例分析
小李是個創業者,花了兩年時間打磨一款新手機。結果市場反響平平,銷量慘淡。朋友勸他收手,他偏不信邪,覺得‘都走到這步了,放棄多可惜’。于是他借債推廣,越陷越深,最后賠了個底朝天,連翻身的機會都沒了。你看,這不是典型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嗎?但問題是,很多時候,那只‘狼’根本不存在。那怎么跳出這個思維怪圈?
咱就從三個角度聊聊:
第一,理性分析。別讓情緒牽著鼻子走;
第二,提前設好止損線,到點就砍;
第三,多聽聽局外人怎么說。
現在,問問你自己:你還愿意被過去綁架多久?
說到底,沉沒成本效應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繩子,把你綁在過去的選擇上。 放手,不是認輸,而是給未來騰出手來擁抱更好的可能。
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啟發,希望您能點亮下方【小紅心??】謝謝您
心理學上有一效應叫:潘多拉效應(為什么越是禁止,我們越想打開那扇門?)
2025-06-21
什么才是女人最高級的性感?
2025-06-21
心理學上有過一個實驗:時間膠囊實驗(你有沒有想過,10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
2025-06-20
心理學上有過一個實驗:人造鬼魂實驗(恐懼可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制造”出來的?)
2025-06-19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泡菜效應(人在不同的環境里,由于長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別)
2025-06-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