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君和創新公益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會聯合主辦,主題為“和而不同,思想無界”的CC講壇第66期演講2025年6月23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來自鄉村女作家 山花獎獲得者盧樹盈出席,并以《真誠落筆,快樂得失,歲月成書蜜蜂不得糖尿病的生命智慧》為題發表演講。
演講實錄:
我是鄉村作家盧樹盈,我是小學生,普普通通的農民,2008年開始寫作,迄今已經發表三百多萬字。作品涵蓋長篇小說、網絡小說、故事、小品、劇本、微電影等。
去年,我寫的《箭塔村故事集》榮獲第十六屆山花獎,這是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給了我很高的榮譽,是對我寫作的認可。
在我獲得山花獎以后,兩位美女遠道而來,到了我的工作室,問我:“盧樹盈老師在家嗎?我想和她交流一下文學。”
我回答:“我就是。”
她們看了我兩眼,轉身離去。在她們的眼里,作家是穿著光鮮坐在電腦前碼字,優雅知性的人。而不是我這個戴著草帽,在地里勞作的人。
但我很清楚,不管我獲得什么樣的榮譽,我的骨子里就是農民,我要靠著這片土地生活。我也要從這片土地里吸取養分,進行創作。
那天晚上,正好有文友來訪,問我:“寫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寫著寫著就放棄了,你是怎么堅持過來的?”
我回答:“如果寫作讓你感到痛苦,就會產生焦慮,選擇放棄。
其實你可以換一種心態,把寫作當成玩,可以讓很多人物誕生,主宰他們的命運。實現你在生活中不能實現的事情,才會讓人感覺愉悅,長期寫去。
就如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因為真愛寫作,才會長期堅持。這就如你真愛一個人,才會感覺身心愉悅,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已經金婚。
所以,我們寫作的時候,不要太過于計較得失,也不要繃緊神經,想著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而是把自己完全放松下來,融入到角色中去,就會讓人物有了生命,也會讓寫作變得輕松起來。”
從我2008年開始寫作的時候,就沒有奢望過什么,也沒有想到過要當作家,只是把寫作當成是一種休閑娛樂活動。就如有些人喜歡跳廣場舞,有些人喜歡打麻將一樣。因為愛好不同,結局不一樣。比如跳廣場舞的人收獲了好身材,打麻將的人身心愉悅,我就寫出了很多文字。
我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就是感覺寫作好玩,可以把生活中的事情寫出來,發到網上,有人閱讀和評論。
我寫的第一個帖子,講的是鄰居大姐,她的女兒嫁到外地,一直在船上生活,兩三年沒有回家。鄰居大姐很想念她的女兒,就到我的家里上網,和她的女兒視頻聊天。鄰居大姐看到女兒和外孫,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眼淚就往下掉落。女兒的眼淚也在往下流,說媽媽瘦了,就開始哽咽,說不下去。
沒想到這個帖子發去以后,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他們在帖子下面聊起來,說很久沒回家,也很想念親人。我很喜歡這種寫作方式,只要寫出來,發到貼吧,就能和讀者進行交流。
當他們知道我是小學生,農村婦女,一個擺地攤賣水果的小販,他們都特別好奇我的生活,問了很多問題。比如我賣水果的時候會不會缺斤少量?會不會玩掉包,把好水果換成壞水果之類的。
我告訴他們我是良心小販,只有誠信才會收獲長久的顧客。我還把賣水果中遇到的事情寫出來,讓他們看看賣水果的小販,到底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讀者看了以后才知道,原來賣水果的小販為了搶攤位,有時候整夜整夜的不睡覺。原來賣水果不只是能在街上擺攤賣,還能拉到鄉下去,用稻谷和玉米換水果。他們感覺很新奇,這都是他們所不了解的生活。
這就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便利,拉近了城市和農村的距離,還可以進行文字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
有一天,我突發奇想,父親一生坎坷,我要把他的故事寫出來。
我的父親是孤兒,只讀過三年書,經常被人欺負。他十六歲去煤礦挖煤,十分辛苦,他看到有文化的人工作很輕松,很是羨慕。他開始自學,每天看書寫字。機會來了,煤礦要招安全員,前提是會識字,我父親就得到了輕松一點的工作。
因為煤礦離家很遠,父親調到火柴廠,他自學能力很強,從普通的車間工人,做到車間主任、供銷科科長、部門經理。就在父親的工作蒸蒸日上的時候,因為我一場重病差點死去,父親在八十年代停薪留職做了個體戶,成為最早的萬元戶、十萬元戶,是十里八鄉的傳奇人物。
但后來父親的生意接連失敗,賣了城里的房子,一無所有的回到農村,養雞養鴨,做了趕豬匠。但父親沒有氣餒,已經年老,還學做麻花、米糕,拿到街上去賣。他積極樂觀的心態,一直影響著我。
就這樣,我開始寫一個叫《山里人家》的帖子,從1943年寫到2008年,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寫了二十多萬字,有了十多萬的點擊,還有人追更,感覺很是好玩。
但我寫完以后,心里空落落的。有網友給我留言,讓我去投稿。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讓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就開始投稿。但寫帖子和發表文章,完全是兩回事,我投出去的稿子,全部斃了。
我開始總結經驗,為何我寫的帖子有人看,投稿就過不了,這其中肯定有問題。我把投稿的故事和貼吧寫的故事進行對比,發現了其中的區別。我寫的帖子都很真實,寫作態度真誠。不像是投稿的故事,老是想著這么新奇,失去了創作的本心。
因此,我沉下心來,進行改變。開始細心地觀察著生活中的人群,聽那些來買水果的人,講一些有趣的事情,記錄在我的手機上。等到我寫作的時候,就把這些素材翻出來,進行構思。
我還有了一個重大發現,每次斃稿,編輯都回復一段話,指出故事的不足之處。我如獲至寶,認真改正錯誤。而我們巴蜀人的樂觀,在這時候也展現出來,我竟然很期待斃稿,為的就是看編輯的回復,看我又犯了哪些錯誤,就能得到一個免費的老師。
就在我寫了一百萬字的廢稿,都忘了寫作是為了發表的時候,竟然收到編輯的回復,過稿了。我有點發懵,這是不是真的?總感覺在做夢。
我記得很清楚,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草原上的婚禮》,發表在《百家故事》,得到410元的稿費,被十多家刊物轉載,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接下來,我更加細致地觀察生活。記得有一天,我和老公一起去拉蘋果,那山很高,路很窄。如果對面來一輛摩托車,那我們的小貨車必須找一個寬一點的地方讓開,才能彼此通過。
我們的小貨車停在半山腰,但果農的蘋果還種在山頂,要走一兩個小時的山路才能背蘋果下山。那戶果農,有兩個上高中的兒子,他們從山上背蘋果下來,當時下著雨,山路濕滑,背兜很大,上面還有一個大袋子,比他們的身體高出很多。
那個十六歲的男孩,背了三百多斤蘋果下山,他的媽媽心疼得直抹眼淚,我問男孩為什么不少背一些?他說:“我們這里山高路陡,一般沒有果商來收蘋果。我的爸媽白天摘蘋果,晚上還要拉到水果市場賣,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特別辛苦。我就想著你們今天把小貨車開到半山腰,我想多背一點蘋果,那我爸媽就要少背一些,沒那么勞累。”
這是一個多么懂事的孩子呀!我的心被觸動,回家以后,就寫了一篇故事,很快發表了。但很遺憾的是十六歲男孩背著三百多斤蘋果下山的細節被出版社刪除了。可能出版社覺得十六歲的男孩背三百多斤蘋果下山不真實,就刪除了這細節。但這是我親眼所見,我清楚的記得是三百三十五斤。
我寫的故事,基本源于生活,用心創作,而這個故事就是來源于生活的典范。這個過程十分好玩,可以把各種素材,創作成不同的故事。
比如有一天,有一位城里的退休老人來買李子,五元錢一斤。他們同行的有五六人,嘗了五六個李子,買了一斤。走的時候,那位老人又讓他的孫子拿了我的幾個李子。我肯定不答應,因為一斤李子只有十多個,他們就要吃我一斤李子了。
老人很生氣,說不就是免費嘗幾個李子,有啥稀罕的。我說要虧本,他就說我是鄉下人沒素質,說他一個月的退休工資很多,能砸死我這個窮人。因為我的家教很嚴,從小就不會罵人,也不會吵架,感覺很委屈。但生氣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我沒必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回家以后,我想寫一篇故事,但如果就這樣寫出來,肯定會沒趣。我想了很久以后,進行構思,寫了一篇幽默故事。講的是一個精明的主婦,喜歡免費品嘗,她到美食街走一圈,品嘗了各種美食,吃飽肚子,節省了一頓飯,還不花一分錢。
有一天,主婦看到有一個地方寫著免費品嘗,她一看是貝貝樂,估計是嬰幼兒產品,上面寫著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主婦家里沒有嬰幼兒,但她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說要為家里的寶貝嘗嘗這些產品,大家都驚訝地看著她。但主婦說了,只有她親自品嘗過,才能給家里的寶貝吃。
美女推銷員點頭答應,主婦嘗了第一階段,味道很香,但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怪味。但為了品嘗到第二個階段,她夸貝貝樂就是好,又嘗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那股怪味更濃了。
但吃人的嘴短,她說貝貝樂就是好,看熱鬧的人都買了貝貝樂。美女推銷員激動不已,送了主婦一袋貝貝樂,感嘆地說她是一個好主人,如果有來生,就做主婦家的狗狗。主婦這才看到在貝貝樂三個大字下面,還有狗糧兩個字。
這個幽默故事很快發表了,我拿到八百元稿費。你看,寫作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情,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但能博人一笑,還能引人深思,小便宜可不要輕易占了。
這就是我們巴蜀人民積極樂觀的心態,要刪除痛苦,保存快樂,千萬不要讓黑暗的事情影響心境。太陽每天升起,只有巴蜀大地會有這么膾炙人口的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這就是鮮活生活的本質。
寫作也是如此,如果這篇文章寫得不開心,那就換一個題材再篇。這樣寫作才會快樂,長久的寫下去。
在我的作品中,不管是故事、小說,都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帶著四川人特有的積極和樂觀。
比如我老公,他就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在我開始寫作的時候,一直反對我寫作。但是反對我的時候說了這么一句話,如果你能發表一篇文章,我用手心給你煎魚吃。
天吶,你們說,能說出這么幽默一句話的男人,他能真的反對我嗎?等我發表文章以后,他發現故事里有他的原型,沾沾自喜,還幫我尋找寫作素材。
而我寫的故事中有老公的原型,比如他在火災中爬上二樓,救下兩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車禍發生的時候,他從三輪車下救出一位小女孩。是他發自內心的善良觸動了我,寫的這篇故事獲獎了。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們天沒亮就一起擺攤,天冷了一起凍得瑟瑟發抖。然后就有人講一個笑話逗趣,大家就會樂起來。他們就是我創作的源泉,給了我很多的創作靈感。
這時候,我才明白,小學文憑是我的短處,但豐富的生活閱歷是我的長處,小商小販是觀察生活最好的職業。我要揚長避短,去真誠的創作寫出接地氣,具有生活氣息的作品,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我找準路子,一下過稿三篇,如小孩子一般跳起來。不知道是老公和女兒是故意逗我,還是他們覺得我發表作品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他們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但我就是很興奮,不管是拉水果還是賣水果,都成了我最美好的時光,我可以聆聽和觀察遇到的人,他們可能就是我下一個故事中的主角。
我寫作的時候,經常把自己帶進人物中,隨著人物的命運起起伏伏,有時候寫得淚流滿面,有時候又寫得笑起來。老公看到以后很擔心,害怕我會走火入魔。
前年,我寫了一本網絡小說《蒲江,今夜可否將我留下》,講的是一個女人在成都生活,遭遇兒子自閉、老公背叛、親人離世、面臨官司,陷入絕境。但她為母則剛,離開那個不值得她愛的男人到了蒲江,開啟新的人生,找到屬于她的幸福。
這本書是用第一人稱寫的,我和書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書寫完了,我的情緒還在里面走不出來。
很多時候,我是用心去寫作,希望與讀者有一個心與心的交流。比如我出版的長篇小說《重生》,第一版是在貼吧寫的《山里人家》,當時從1943年寫到2008年。因為父親病重,醫生接連下了病危通知,我心里十分難受,就想在他有生之年,為他寫一本書,就寫了第二版,從1950年寫到2017年,在2018年出版。
當我拿著出版的《重生》放在父親的病床邊,他小腦萎縮,已經不認識字了。但我侄女在他的病床邊讀完這本書,父親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好像聽懂了。2019年父親去世,但我卻沒有勇氣把這本書放進他的墳墓里。
我曾經收到過讀者的反饋,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戴著老花鏡,花了三天時間,看完我寫的《重生》。說這本書寫得很真實,讓她看到了那些走過的歲月。我聽說以后,特別激動,熱淚盈眶。
有一天,有一位文友給我打電話,抱怨自己寫得多么好,為什么不能發表?不能獲獎?還說自己生不逢時,把自己的心情搞得很糟糕。
其實寫作沒必要太計較眼前的得失,要有良好的心態。我已經養成習慣,斃稿很正常,過稿是驚喜。每次參賽,我都帶著重在參與的心態,投稿以后就不管。如果能獲獎肯定高興,沒獲獎也沒有氣餒,依然開開心心地寫下去。
而我喜歡挖掘鄉村生活進行創作,比如我最近發表的《給果樹做支架》就是老公為了救一棵快要死去的耙耙柑,給果樹做了一個支架,讓這棵果樹成活。
還有我剛發表的《遠親不如近鄰》,是我幫姐姐家的紅心獼猴桃授粉的時候,得到的靈感。還有《一鍋老鷹茶》,里面有我做老鷹茶的詳細過程,和現在空村的現象,引起讀者的共鳴。
我一直相信,故事來源于鄉村這片沃土,才會生機勃勃。而我是播種者,也是收獲者。寫作帶給我很多快樂,不知不覺中寫了十七年,獲得很多獎項。
就如我在公益課中,對同學們講的,我們先從身邊事情寫起,要用真誠的心去感染讀者。首先,我們要做一個真誠的人,善良的人,心有陽光的人。
因為文如其人,不管你怎么掩藏,你的人品都會從筆端冒出來。
最后,我想對大家說,寫作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門檻很低,低到只需要你的真誠和堅持,就可以快樂寫作了。
轉自:市場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