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是坐落于徐匯區田林街道田林東路360號的老上海蔬食面館,以“上海味道·蔬食新風”為核心理念。日本作家栗良平在小說《一碗陽春面》中,講述了背負債務的母子三人與面店老板夫婦間關于“一碗陽春面”的溫情故事,曾感動無數讀者。而在這家“一碗陽春”面館里,同樣上演著暖人心脾的生活故事。
一碗陽春
別具特色風味素食,廣受居民歡迎
“一碗陽春”主推純素陽春面、香菇薺菜餛飩,還有多款經典面澆頭、輕食小菜等,最受歡迎的面食是八寶辣醬面。傳統的上海辣醬,是把土豆、豬肉切成丁,加上甜面醬、糖、辣椒醬等調味料炒制的。一家蔬食面館,怎么會有辣醬面?其實“一碗陽春”的八寶辣醬面另有玄機,辣醬不折不扣有“八寶”:素火腿、山藥、胡蘿卜、豌豆、土豆、花生、芋艿、杏鮑菇。加上翠綠的青菜,吃起來口感一點不輸給有肉丁的八寶辣醬面。
麻辣香鍋
特色羅漢菜
類似這樣的菜式還有不少,如果喜歡吃辣,可以試試“麻辣香鍋”和“川湘辣子吉”,看上去鮮紅油亮,引人垂涎。“雞丁”“肉片”也都是用素肉、素火腿代替,加入菌菇、大豆、魔芋、海藻等“山珍海味”。如果不能吃辣,可以試試用時蔬、腰果、木耳、花生等炒制的“特色羅漢菜”。店里的菩提湯、素牛肉、素鴨,都很受食客歡迎,薺菜餛飩更是手工制作,個大味鮮,純素養生。
香菇薺菜餛飩、蘆筍炒口蘑、炒面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一碗陽春”的主理人李師傅,上個世紀90年代末來到上海創業,曾是一名企業主。他年輕時工作很拼,應酬也多,對養生沒什么概念,結果身體早早出現“三高”,后來才懂得要“管住嘴,邁開腿”。
“一碗陽春”主理人李師傅
李師傅說道,現在餐飲店很多,但主打純素食的很少。一般老年人飲食比較清淡,還有些人因為生病,飲食以蔬菜水果和優質蛋白為主,“一碗陽春”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有位近七十歲的楊先生,一天兩頓飯都在“一碗陽春”吃。
暖心助人“A套餐”,美味與愛同行
“一碗陽春”的餐桌上還有一些立牌,上面寫著日期以及愛心人士捐贈金額,立牌最下方還有一行小字“請需要的客人在買單時告知前臺收銀”。在這里,如果你是一個暫時遇到困難的顧客,就可以吃到免費的陽春面。
餐桌上愛心面的立牌
說起這件善事的緣起,李師傅介紹道,2022年他遇到經營困難,曾想過關店。一位顧客找到他,表示愿意捐贈3000元幫助渡過難關,希望他能將面館堅持下去。這讓他深受感動,但要強的他不愿接受顧客的捐贈。為了不辜負這位顧客的好意,他將顧客的捐贈以免費送面的形式,轉贈給更有需要的人。
居民區贈送的錦旗
只要有人想吃愛心面,他和員工不問緣由,直接免單。來吃愛心面的人中,有畢業后來上海暫時沒找到工作的年輕人,也有離家遠、租房住、負擔重的外賣員。有時候,客人并沒有提出要求,但他們注意到客人點餐比較節儉,也會主動介紹愛心面。有的客人飯量大,吃愛心面續了兩三次以后不好意思再續,下次來時李師傅就直接給他換大碗。有的客人吃了幾頓愛心面以后不來了,或者主動要求買單,李師傅也很高興,“那說明他可能渡過這陣子的難關了。”
當被問到有沒有人借機吃“霸王餐”時,李師傅說幾乎沒有,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提出免單的要求呢?相反,他怕那些有需求的顧客放不下面子,一直在想辦法將愛心面真正送給有需要的人,又不傷及他們的自尊。他打算借鑒西安一家面館推出“A套餐”的做法,推出自家的“A套餐”。套餐的內容經常變化,讓客人換換口味。A是“愛”的拼音首字母,也是店主和顧客之間的愛心密碼。
愛心人士的捐贈
數年來,這樣的善舉也得到了很多居民的支持,有不少人找到李師傅,給他捐款,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將自己的愛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網友福利:
分享本文至微信朋友圈,集齊二十個贊,到店出示給收銀員,即可免費享用午市商務套餐一份,或者同等價值的其他套餐。
活動結束時間:2025年7月3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