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產新能源如火如荼掀起一場場降價潮,世界的另一邊,一場悄無聲息的戰略地震正在奧迪總部英戈爾施塔特上演:原定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車的宏偉藍圖被正式叫停,甚至連2026年停止研發新燃油車的激進時間表也被徹底廢除。主導這場變革的新任CEO格爾諾特·多爾納毫不掩飾地表示:“我們需要靈活性。”
這份由前任CEO杜斯曼強力推進的電動化時間表,曾讓奧迪成為BBA中姿態最激進的轉型者。如今卻被自己人親手撕毀,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危機?
“德國版特斯拉”夢想破碎,一場內部廝殺浮出水面
2023年6月,一場突如其來的人事地震震動了整個汽車圈:時任奧迪CEO杜斯曼被監事會提前兩年解職。這場閃電換帥,正是奧迪電動化戰略路線激烈斗爭的殘酷結果。
杜斯曼在2020年上任時曾豪言:“奧迪要成為電動化技術的領導者!”他夢想將奧迪打造成“德國版特斯拉”,為此在2021年祭出激進的路線圖:2026年起不再推出新燃油車,2033年徹底停售燃油車。
然而,這份連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都驚嘆“太著急”的計劃,在奧迪內部引發了巨大分歧。以現任CEO多爾納為代表的“務實派”始終持反對態度。據內部人士透露,這種路線斗爭在過去幾年嚴重阻礙了奧迪的轉型步伐。
冰冷的銷量數據為這場內斗寫下了最終判決書:2024年,奧迪全球純電動車銷量僅16.4萬輛,同比下降8%,在品牌總銷量中占比不足10%(9.81%),在BBA中排名墊底。
大眾集團CEO奧博穆早已按捺不住怒火。2023年6月,他公開敲打奧迪:“在創新方面已經落后于奔馳、寶馬?!彪S之而來的高層大換血,宣告了激進電動化戰略的實質終結。
撥亂反正!新CEO用三把手術刀切除“電動化腫瘤”
多爾納上任后,用三把鋒利的手術刀對前任遺留的激進路線進行徹底清算:
第一刀:顛覆命名體系
杜斯曼曾力推的“奇偶數命名革命”被果斷廢止。原本計劃將燃油車驕傲的A4、A6等偶數序列名稱全部讓給電動車,結果在全球引發認知混亂和用戶抵觸。在中國市場,這種命名混亂幾乎導致營銷體系癱瘓。多爾納一聲令下,奧迪經典命名體系榮耀回歸。
第二刀:重構研發體系
多爾納上任后迅速罷免了CTO霍夫曼,親自掛帥研發部門。他將臃腫的研發團隊拆分成7個精銳小組,以細分責任的方式提升效率。一位內部工程師感慨:“現在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目標前所未有的清晰?!?/p>
第三刀:重塑設計哲學
奧迪設計部門迎來大換血。新任設計總監馬西莫·弗拉斯切拉來自路虎,他力推“簡約量產化”設計理念,果斷摒棄華而不實的概念化風格。首批采用新設計語言的車型將在2025年底亮相,內部評價是“既現代又務實”。
中國戰場絕地反擊:90%銷量背后的務實覺醒
當多爾納的目光投向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時,他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務實姿態:
2024年上海車展,這位CEO親自站臺宣布:“非常高興能在奧迪車型上搭載華為提供的駕駛輔助系統!”更令人矚目的是,奧迪將成為首個在燃油車和電動車上同時提供高階智駕系統的豪華品牌。
這份務實迅速在市場上獲得豐厚回報。2024年,一汽奧迪全年銷量達61.1萬輛,其中國產燃油車狂銷55萬輛,占比高達90%。這是奧迪時隔四年重奪國產燃油豪華車份額第一的寶座。
燃油車不死!90%銷量背后的戰略清醒
當電動車銷量僅占奧迪全球銷量的9.81%時,多爾納團隊清醒地認識到:燃油車依然是生命線。
2024年財報顯示,燃油車為奧迪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這些真金白銀正為電動化轉型提供著至關重要的資金支持。財務官約翰內斯·羅斯切克直言:“健康的現金流讓我們能更從容地推進轉型。”
這種務實態度在中國市場尤為明智。當新勢力們為爭奪30%的新能源滲透率廝殺時,奧迪看到的是70%的燃油車基本盤。一汽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安德楷透露:“用戶對高端燃油車的需求依然旺盛,特別是當我們補齊智能化短板后。”
汽車業大轉折:奧迪的急剎車給行業上了一課
奧迪的這次戰略急剎車,給所有傳統車企上了一堂生動的轉型課:
- 電動化不是百米沖刺:激進停售燃油車的豪言壯語,在復雜的全球市場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 用戶需求才是王道:當90%的消費者仍在選擇燃油車時,任何脫離市場的戰略都是空中樓閣
- 平衡才是最高智慧:燃油車提供現金流,電動車布局未來,二者協同才是明智之舉
奔馳CEO康林松最近坦言:“到2030年,我們仍將提供全系燃油車型?!睂汃RCFO沃爾特·默特爾更是直言:“內燃機還有很長的生命周期?!边@些言論與奧迪的戰略轉向形成了微妙共鳴。
燃油車的新生:當傳統豪門開始務實
當奧迪工程師們重新打開燃油發動機的研發圖紙時,他們正在締造一個反常識的行業真相:燃油車正在進入智能化時代。
通過與華為等科技巨頭的深度合作,奧迪正在打造擁有頂尖智能座艙和高級輔助駕駛的“新燃油車”。這種既保留成熟動力系統,又加持智能科技的務實路線,正成為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新增長點。
多爾納在內部會議上強調:“我們的任務是提供當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而不是強迫他們接受我們想象中的未來?!?/p>
當奧迪撕毀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時,這并非保守倒退,而是一次艱難的戰略校準。在汽車產業百年大變局中,真正的勇氣不是盲目躍進,而是在市場規律面前的清醒與謙卑。
當中國消費者坐進搭載華為智駕系統的奧迪A6L時,當歐洲用戶開著新款燃油Q5穿越阿爾卑斯山時,當美國經銷商展廳里燃油車與電動車和諧共處時——奧迪正在證明:在汽車產業這場馬拉松中,找到自己的節奏比跟隨別人的腳步更重要。
燃油車沒有消亡,它正在以更智能的姿態迎接新生;電動化沒有止步,它正以更務實的步伐向前邁進。這場轉型的本質,從來不是能源形式的非此即彼,而是如何以最貼近大地的方式抵達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