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最近廣州的城中村改造消息,簡直像長了翅膀一樣,在社交平臺上瘋狂 “亂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刷到過這樣的說法 ——“廣州要在 5 年拆掉所有城中村”!
乍一聽,是不是驚得手機都差點拿不穩?這消息也太炸裂了吧!
拜托這可是廣州啊!
272 條城中村星羅棋布,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與夢想,真要 5 年全拆完,那不得是城市大變局?!
01
熟悉的廣州,真的要消失了?
這傳言到底靠不靠譜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咱們得從 4 月 26 日那場備受矚目的廣州城市更新動員部署會說起。
當時各大官媒紛紛報道,會議明確了城中村改造的總目標:“一年開局、三年攻堅、五年見效” 。
但是朋友們,五年見效不等于五年拆完!
其實校長覺得本來挺正常的一個規劃,不知道怎么的,傳著傳著就變了味兒,成了 “5 年拆掉所有城中村”!
這可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啊!
咱們先來掰扯掰扯,官方說的 “一年開局、三年攻堅、五年見效”,到底是啥意思?
其實,這 “五年見效”,并不是要把所有城中村一股腦兒全拆了!
城市更新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工程,除了拆除重建,還包括整治提升、微改造等多種方式。
說白了,就好比給城市做 “美容”,有的地方需要大動干戈地 “整容”,有的地方稍微 “化化妝” 就能煥然一新。
而且,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是為了讓城市更宜居、更有活力,可不是簡單粗暴地搞 “一刀切”。把 “五年見效”直接 歪曲成 “5 年全拆”,這誤會可鬧大了!
從官方的表述和規劃來看,廣州的城中村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有步驟、有計劃、分階段進行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
而 “5 年拆掉所有城中村” 的傳言,這顯然是對政策的誤讀啦!
但是,有一說一廣州確實在發力!
02
扛大旗!廣州舊改力度,真的很牛逼!
說回今年,廣州在城中村改造這件事上,那決心和力度可不是一般大。2025 年開年,廣州就以雷霆之勢拉開城市煥新大幕 。
比如早在年初,2 月 20 日,廣州兩會釋放重磅信號:1800 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砸向城市更新,其中城中村改造獨占 1000 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 。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真金白銀的投入,彰顯了廣州推進城中村改造的堅定決心 。
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表,看看有沒有你的村?
在具體項目推進上,其實校長也發現多個片區都有了實質性進展 。
比如,康鷺片區 2 月底全面啟動集體物業拆卸,6 月底完成首期 35 萬㎡拆除,新中軸(海珠)連片開發雛形初現 。
還有,廣州火車站片區瑤臺村首開區動工,三元里村拆補方案落地,6 月沖刺首拆 。
再有,天河智谷的大觀村拆遷啟動,復建安置房備案通過,這些項目的快速推進,讓人們看到了廣州城中村改造的高效與行動力 。
廣州投入的大手筆,可真的是很多!有些區真的是躺贏!
比如,荔灣山村城中村的拆遷,官方給出了四個補償標準的方案。
校長計算了一下,若是按照方案A的框架結構核算,一平補償4.46萬,再加上臨時安置費、征收獎勵費、貨幣補償補助費、簽約期限及搬遷時限獎勵費、搬遷費等一系列的額外補償費用,全部加起來,最高補償可以去到5.6萬一平。
為啥能投入的如此迅速,校長覺得還是因為政策打通了!
比如《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的落地,該條例明確了 “資金 + 流程 + 安置” 全鏈條保障,專項債、社會資本等多渠道輸血,為改造注入了強心劑 。
說白了,政府的支持讓改造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和規范,也讓參與改造的各方更加有信心和底氣 !
03
吵翻天!拆還是不拆?是個問題!
不管是不是空穴來風,面對這個“消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擔心。
網友也是吵翻了天!
有些人很贊成,但有些人又很反對!
說白了,校長覺得最受關注的,還是補償金的問題!
在補償方面,這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敏感問題!
補償標準是否合理、補償方式是否公平,畢竟直接關系人家居民的切身利益 。
校長直言不諱:如果補償不合理,居民可能會面臨 “越拆越窮” 的困境 !
舉個例子,拿廣州白云石井潭村來說,拆遷補償方案一出爐,就引發了村民的強烈不滿 。
根據規定,補償分為棄產貨幣補償、回遷安置兩種 。
賠償最高的合法產權房屋結構的依次補償范圍為 3600、3360、3120 元 /㎡,加上 3000 元 /㎡“征收獎勵”,合計最高補償 6600 元 /㎡ 。
回遷安置類回購價為 3120 元 /㎡,被征收房屋實測面積如果小于 280㎡,可按 280㎡計算安置面積,但差額部分面積需按 4268 元 /㎡標準由被征收人申購 。
這意味著啥呢?
很多村民如果想要回遷一套合適面積的房子,不僅拿不到多少補償款,還得倒貼一大筆錢 。
而再一看周邊新房價格均在 4 萬 +,如此巨大的差距,讓村民們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損害,肯定不愿意啊!
而且對于很多老廣來說,城中村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記憶。
那些充滿煙火氣的街頭巷尾,藏著數不清的美食小店,腸粉、艇仔粥、云吞面…… 光是想想就讓人流口水。還有街坊鄰居之間的那份情誼,在改造之后,還能找得回來嗎?
校長石牌村現場實拍圖
但是,大家的看法也是兩極分化,吵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對于很多在城中村住過的小伙伴來說,改造絕對是個大好事兒!
想想看,以前住在城中村,狹窄的巷道里污水橫流,電線像蜘蛛網一樣密密麻麻,消防安全隱患一大堆。要是能來一場徹底的改造,住上干凈整潔、配套齊全的新房子,誰能不心動?
就拿深圳的大沖村來說,改造前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城中村,改造后搖身一變,成了高樓林立的商務中心,周邊的經濟也跟著一路狂飆。
廣州的村民們,誰不想自家門口也來這么一場華麗變身呢??
那么,你有沒有想過,為啥廣州要這樣大力推進舊改呢?
校長覺得其實就是因為:舊改是廣州的救命稻草!底層邏輯就一個——救活廣州經濟。
一方面,必須要穩住土地財政。去年土地主要成交集中在核心區域。而今年要推動的城中村舊改,主要也是在核心區域,這就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有房企愿意來拍地。
另一方面,往深了看廣州城中村改造帶來的影響,那可是方方面面的。
從經濟角度來說,它確實能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促進產業升級,增加就業崗位。
廣州的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個過程,絕對不能操之過急!
我們既要看到改造帶來的美好前景,也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居民的意愿和利益。“五年見效”,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場 “大躍進” 式的拆除運動。
希望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和規劃時,能多聽聽老百姓的聲音,多考慮考慮實際情況,讓改造真正成為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
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面對這些傳言時,能夠保持理性和冷靜,不要輕信謠言,更不要以訛傳訛!
畢竟,大家也希望廣州越來越好,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