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六月初六,老輩人都說這日子和秋糧收成緊相關。田里水稻正拔節揚花,玉米稈子也躥得快,正是長身子骨的時候。
老話說“收不收,六月看初六”,講的是今兒天氣藏著秋后的兆頭。“六月初六落一溝,秋收糧食萬人興”,說的是下雨能攢住水。
眼下梅雨季雨水多,咱得趕緊檢修水渠,把雨水灌進塘壩囤起來。往后要是日頭毒、地皮干,這些囤的水正好澆莊稼,解旱情。
可也有說法“六月初六北風旱,秋后無雨沒得收”,晴天多了怕缺水。
咱得留意天氣預報,要是未來幾天一直晴,提前給菜地搭遮陽網。
玉米地要松松土,讓根子能透氣,還能保保底下的潮氣。山區種果樹的老鄉,趁這幾天查查排水溝,別讓雨水沖了坡地。
平原種水稻的,注意看稻葉有沒有發黃,早防病蟲害鬧起來。有人說老祖宗的農諺沒科學依據,可這些經驗傳了幾輩人,總有個道理。
現在咱看天,既能聽老人講古,也得盯著手機里的氣象預警。
就像前兩年鄰村,光信老說法沒看天氣預報,遭了雹子吃了虧。我個人覺得,老經驗像指南針,新科技是望遠鏡,倆都得用。
未來幾天到底咋變天?得趕緊問問鎮上農技站,別誤了農時。水稻揚花期最怕連陰雨,花粉被沖掉了,穗子就結不飽滿。
玉米正在灌漿,要是碰上大太陽烤,棒子容易禿尖兒,得補點水。
咱種地的,就得把天氣嵌進時間表,該澆水時別偷懶,該防澇時別馬虎。都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會兒多操心,秋后少嘆氣。留個心眼兒,看看你家地頭的水溝通不通,囤水的池子漏不漏。
不同地塊不一樣,山坡地怕旱,低洼地怕澇,得各有各的招。
老一輩用草木灰防蟲子,咱現在可以混著有機肥撒,土辦法加科學更管用。要是拿不準咋干,別怕麻煩,打電話給縣農業局的技術員,他們懂行。說到底,收成好不好,一半看老天爺,一半看咱會不會侍弄地。
把心放在田里,把眼盯著天氣,咱莊稼人過日子,就得這么實在。最后記牢嘍:今兒起,檢修水渠、查看苗情、盯著天氣預報,一樣別落下!秋糧能不能堆滿倉,就看這陣子咱下的功夫夠不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