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重慶,張女士興沖沖地走進家電賣場,準備用國家補貼換一臺新空調。
可當她打開云閃付APP時,屏幕上的提示讓她愣住了:“補貼資金已耗盡”。
銷售員無奈地解釋:“姐,這一批補貼昨天剛用完,新的還沒下來。”
幾乎同一時間,江蘇、廣東、河南等多地的消費者也遭遇了類似場景。
線上平臺彈出“系統升級,暫無法領取”的提示,線下門店貼出“補貼額度已用盡”的告示。
社交平臺上,補貼暫停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焦慮情緒蔓延開來:說好到年底的福利,怎么說沒就沒了?
官方很快給出了解釋。
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接連發聲:2025年國家補貼政策全國統一截止時間仍為12月31日,當前僅是階段性調整。
財政部已預撥銜接資金,7月初將重啟第二輪補貼發放。
但這次緊急剎車,意外揭開了萬億補貼盛宴下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表面上看,暫停來得毫無預兆。
當重慶、江蘇、廣東等地的消費者在6月打開手機或走進賣場,迎接他們的卻是系統冰冷的提示:“補貼額度已耗盡”或“系統維護暫停使用”。
一場原本計劃持續到年底的消費盛宴,為何中途散場?
補貼資金消耗的速度遠超想象。
截至5月底,全國3000億補貼資金池已消耗過半,部分省市首輪額度提前“見底”。
重慶首輪12億家電補貼在6月初告罄,江蘇每日670萬額度靠“秒殺”才能搶到,山東每日500萬額度更是“上線1分鐘就搶空”。
地方政府也措手不及。新疆因“資金即將耗盡”在6月15日緊急剎車,河南鄭州在暫停前8天,單日申請量飆升至1.2萬份。
財政壓力與消費熱情之間,天平陡然失衡。
618大促的折扣戰火上澆油。當平臺大促折扣疊加15%-20%的國補,部分商品降價幅度超過40%,市場價格體系面臨崩潰風險。
一臺標價8000元的空調,618折扣后可能降至5600元,再疊加國補,消費者實際支付不到5000元。
這樣的“雙重折扣”雖刺激了銷量,卻可能擾亂整個行業的價格秩序。
一位家電經銷商坦言:“享受補貼的商品利潤普遍增長200%,但消費者的實際獲得感卻沒有提升?!?/p>
當補貼變成商家漲價的借口,政策的善意就被架空了。
當普通消費者為搶不到補貼而焦慮時,一群“聰明人”早已在這場盛宴中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的手段五花八門,卻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把國家補貼裝進自己口袋。
當你在618大促的午夜盯著手機屏幕搶消費券時,黃牛團伙的技術軟件早已橫掃戰場。
他們用上萬手機號批量注冊,開發專用攔截程序,普通人手速根本無力抗衡。
央視315曝光的數據觸目驚心:一個黃牛團隊單日就能截走超80萬消費券!
這些券被以面值60%-80%的價格在二手平臺出售,形成了一條完整產業鏈。
此外,官方點名批評的“先漲價然后再補貼”已經成了行業潛規則。
2024年12月,消費者馬某在線上購買手機,實付了8599元,使用了400元的國補。
六天后同款手機竟降價700元,他要求補差價卻被拒絕,理由是“國補商品不參與價保”。
這種情況其實比比皆是,商家在補貼前調高標價,再用國補偽裝降價,消費者實際支付金額甚至高于日常售價。
平臺還暗設條款,一旦使用國補,自動放棄價保權利。
有消費者憤慨道:“向店家索要發票,竟被要求自掏稅費!”
今年6月,“某快餐店店長用消費券套現13.7萬”登上熱搜。
上海某克士店長夏某某得知店鋪能核銷“樂品上?!辈惋嬒M券后,在二手平臺大量收購“滿1000減300”的餐飲券。
她在19天內虛構了459筆千元訂單,騙取政府補貼13.7萬元。
最終被松江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若非案發,這種操作一年獲利可能超百萬。
面對亂象,國家發改委與財政部明確表態:
全國統一截止時間仍為2025年12月31日,剩余1380億元中央資金將于7月、10月分批下達。但這輪重啟,規則已悄然改變。
北京、上海試點推行人臉識別“一證一補”,從源頭上杜絕黃牛囤積消費券。
江蘇實行每日限額管理,線下登記排隊取代線上搶券。
山東建立市級初審加省級復核的雙重保障機制。
這些技術升級讓國補系統裝上了“智慧大腦”。
此外,法律武器已經啟用,北京周貴華律師指出:“虛開發票、偽造交易騙取國補可能構成詐騙罪,最高可面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strong>
上海德克士店長的判決成為司法震懾騙補行為的典型案例。
四川已取消11家企業的國補資格,其中宜賓盛航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和大英金裕宏商貿有限公司因銷售憑證存疑、無法提供出貨安裝記錄等問題被查處。
三臺縣幸福鄉蔣澤建家電經營部則因“虛開發票先漲價后折扣”被取消資格。
國補暫停暴露的深層問題,指向了政策轉型的必然。
當補貼資金半年消耗過半,財政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真正的出路在于建立長效機制。
未來政策將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
重慶、杭州等新能源滲透率高的城市,政策將引導市場進入“產品力驅動”階段。
鄭州、西安等成長型市場,可能重點支持換電車型及新能源車下鄉,云南地級市等培育型市場,則保留購置稅減免+地方補貼政策。
未來,當補貼資金裝上“智慧大腦”,當人臉識別技術堵住黃牛漏洞,當差異化補貼取代大水漫灌,這場惠及全民的消費升級才能真正實現初衷。
陽光下,3000億補貼終將照進現實。
參考資料
1.互聯網:《國補結束了么?多地暫停國補7月將逐步恢復!最新回應消息:國家補貼政策統一截止時間2025年12月31日結束》
2.搜狐:《多地緊急叫停國補,萬億補貼肥了誰?背后黑手被揪出,大快人心》
3.優家資訊網:《難怪國家緊急暫停國補,三大亂象擾亂市場,補貼的風向也變了!》
4.優家網:《多地國補暫停,汽車市場該換“藥方”了》
5.網易新聞:《多地緊急叫停國補!背后黑手產業鏈被曝光,萬億補貼到底肥了誰?》
6.網易新聞:《多地發生騙國補行為!四川一家居企業被取消國補資格!》
7.新浪財經:《暫?;謴秃笳呶醋儯∽钚孪⒌诙A段7月開始,全國統一截止日是12月31日》
8.網易新聞:《多地國補緊急暫停,千億補貼肥了誰?背后“蛀蟲”被揪出》
9.Bilibili:《打擊家電“以舊換新”騙補,四川取消11家企業“國補”資格》
10.網易新聞:《突然暫停的“國補”背后:一場財政壓力與消費刺激的極限平衡戰》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