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mym1323
硬皮病、皮膚僵硬在中醫理論中屬于"皮痹"范疇。若長期未加干預,病情逐漸加重,可能導致皮膚纖維化,甚至影響關節活動功能,給患者帶來身心困擾。
中醫認為,硬皮病的發生與陽虛寒凝、氣血瘀滯等因素密切相關,需辨證施治,方能標本兼顧。
陽虛寒凝:溫陽散寒以柔膚
《黃帝內經》有云:"寒主收引"。素體陽虛、寒邪侵襲或情志不暢,易致陽氣虧虛,寒凝血瘀。陽虛則溫煦失職,寒凝則氣血不暢,表現為皮膚硬化、緊繃,伴畏寒肢冷、關節疼痛等。
治療原則:溫陽散寒,軟堅化瘀。
代表方劑:溫陽祛痹方劑(附子、肉桂、干姜、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桂枝、甘草等)。
附子、肉桂、干姜為君藥,專攻溫陽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桃仁、紅花破血逐瘀;桂枝溫通經脈;甘草調和諸藥,緩急和中。
此方適用于陽虛寒凝所致的皮膚硬化、緊繃等癥狀,需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
氣血瘀滯:活血化瘀以通絡
《醫林改錯》指出:"瘀血在皮腠則肌膚甲錯。"氣滯血瘀、脈絡阻滯,均可導致肌膚失養,引發皮膚硬化,并伴面色晦暗、舌質紫暗、脈澀等瘀象。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通絡軟堅。
代表方劑:溫陽祛痹方劑(黃芪、當歸、赤芍、丹參、雞血藤、地龍、土鱉蟲、牛膝、甘草等)。
黃芪、當歸補氣活血;赤芍、丹參涼血化瘀;雞血藤、地龍、土鱉蟲通絡散結;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調和藥性。
此方針對氣血瘀滯型硬皮病,需結合患者體質加減化裁。
日常調護與注意事項
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抑郁焦慮,氣機調暢則血行無阻。
飲食調理:多食生姜、羊肉、桂圓等溫補之品,少食生冷寒涼食物。
適度運動: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以促進氣血運行。
皮膚護理:注意保暖防寒,避免皮膚外傷,使用溫和護膚品。
重要提示:硬皮病病因復雜,需經專業中醫師四診合參后對癥用藥,切勿自行套方。若您或家人長期受皮膚硬化困擾,建議盡早尋求正規診療,以期改善癥狀。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