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堂黎志清博士深耕傳統養生智慧,深諳“食養”乃健康之根本。他提出:“順應四時陰陽變化,善用當令食材滋養身心,其溫和持久之力,遠勝于臨時補救?!边@份四季飲食指南,正是古人“天人相應”智慧的現代詮釋。
春季:升發疏泄,減酸增甘
春屬木,主生發。人體陽氣向外舒展,易感肝氣郁結或脾弱乏力。
飲食核心: 助陽氣升發,疏肝健脾。
宜選食材:
芽苗類: 豆芽、香椿芽、春筍(取其生發之氣,助疏泄)。
綠葉蔬菜: 菠菜、薺菜、芹菜(富含葉綠素與纖維,清肝利膽)。
甘味谷物: 小米、燕麥、山藥(性平味甘,益脾氣,化生氣血)。
搭配要點: 烹調宜清淡(清炒、涼拌),少用厚重油膩或過度酸澀收斂之物(如大量醋、烏梅),以免阻礙氣機。
夏季:清熱祛濕,養心健脾
夏屬火,主長。暑熱夾濕易耗氣傷津,困阻脾胃。
飲食核心: 清解暑熱,利濕和中,兼顧養心。
宜選食材:
瓜果類: 冬瓜、絲瓜、苦瓜、西瓜翠衣(清熱利濕)。
豆類及制品: 綠豆、赤小豆、豆腐(清暑解毒,健脾利濕)。
清心養陰品: 蓮子、百合、荷葉(清心除煩,寧神安志)。
搭配要點: 烹調可稍佐辛香(如少量姜、紫蘇葉)以醒脾化濕,但避免過度辛辣助火。宜溫食或常溫,忌過食寒涼冰鎮損傷脾陽。
秋季:滋陰潤燥,少辛增酸
秋屬金,主收。燥邪當令,易傷肺與津液。
飲食核心: 潤肺生津,養陰防燥,收斂肺氣。
宜選食材:
白色潤肺品: 梨、銀耳、百合、蓮藕(生津潤燥,滋養肺陰)。
酸味果品: 葡萄、石榴、柚子(酸能生津,收斂肺氣)。
滋潤種子類: 芝麻、杏仁、蜂蜜(潤燥通便,滋養臟腑)。
搭配要點: 減少蔥、姜、蒜、辣椒等辛散耗津之物。烹調宜燉、煮、蒸,保持食物潤澤??蛇m量增加酸味以助收斂。
冬季:溫養藏精,增苦減咸
冬屬水,主藏。天寒地凍,需溫養陽氣,固護根本。
飲食核心: 溫腎助陽,滋養精血,固護元氣。
宜選食材:
根莖類及種子: 紅薯、土豆、栗子、核桃(提供熱量,溫養下焦)。
溫補食材: 羊肉(適量)、雞肉、蝦、韭菜(溫和助陽,不燥不膩)。
黑色益腎品: 黑豆、黑米、黑芝麻(滋養腎精)。
搭配要點: 烹調宜溫燉、煲湯、燜煮,使食物溫熱易消化。可微佐苦味(如少量苦菊、萵筍)以堅陰防燥熱內生??刂汽}分攝入(減咸),避免過咸傷腎。
貫穿四季的飲食智慧
黎志清博士強調,無論季節如何變換,以下原則是飲食養生的基石:
順應時令: 優先選擇本地、當季新鮮食材,得天地之氣最全。
調和五味: 五味(酸苦甘辛咸)均衡攝入,不偏嗜,使五臟調和。
飲食有節: 定時定量,細嚼慢咽,七分飽為宜,呵護脾胃運化功能。
重視烹飪: 根據食材特性和季節需求選擇適宜烹飪方式(蒸、煮、燉優于煎、炸、烤),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易于吸收。
個體為本: 關注自身感受,如食用某物后舒適或不適,據此調整,不強求統一模式。
黎志清博士總結道:“食物是天地賜予的天然滋養品。吃對食物,在于‘順四時、合體質、知宜忌’。它非為治病,而是通過日常點滴的溫和滋養,為身體構建堅實的防御與適應能力,激發其與生俱來的生命力?!边@份四季飲食指南,旨在引導人們回歸自然之道,讓一日三餐成為守護健康、提升生命質量最樸素也最強大的力量——以食養身,順時而生,便是最深遠的長養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