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既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從 “北斗” 組網到 “鵲橋” 通信,從 “嫦娥” 探月到 “天問” 探火,從 “羲和” 逐日到 “神舟” 往返,從 “天宮” 空間站建成到 C919 大飛機穿云破霧,從高鐵巨龍縱橫九州到超級大橋跨越江?!?在我國高等教育版圖中,一批以 “科技” 命名的高校,正以硬核科技成果詮釋責任擔當,書寫著 “科技強國,大學何為” 的時代答卷。
近年來,福耀科技大學、河南電子科技大學等 “新成員” 相繼踏入籌建賽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頭部 “科技強校” 持續引領創新潮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 “國家隊” 成員勇闖科研深水區;更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雙非 ”院校劍指世界一流。
而在眾多新興力量中,以“科技”為名,亮眼的科技成果延續著“霸蠻”湖湘精神的湖南科技大學近年的表現尤為亮眼,堪稱“上天下?!睙o所不能——2021年學校領銜的“海牛Ⅱ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鉆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鉆機鉆深記錄;2023年“湖科大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湖科大星座”正式全面啟動,學校將在此基礎上構建“衛星測運控-遙感數據處理-空天信息服務-航天科教”一體創新平臺……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科技力量”。
科研成果背后,是一支實力“硬核”的教師隊伍。在湖科大,“太卷了”不止于形容步履匆匆的湖科大學子,于教師而言同樣適用:在聘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及相當層次人才、省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及相當層次人才、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時代楷模、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最美教師”……應有盡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劉友金教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夏昭炎教授,全國模范教師鐘新谷教授,首屆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楊鵬程教授等“大佬”更是“坐鎮”教學,而由“海牛之父”萬步炎教授領銜的“深海礦產資源開發技術裝備教師團隊”更是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這樣的師資力量,是許多“雙一流”大學都無法比擬的。
不止師資,湖南科技大學更有金課頻頻涌現,三尺講臺顯真功!截止目前,湖科大擁有8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12門省級一流課程,74門省級優秀課程、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笆濉币詠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8項。以腳踏實地的教學成果,為湖科大學子澆灌篤定前行、行遠逐夢的勇氣!
從課堂中汲取知識,從興趣中找尋方向,從勤勉中收獲成功,湖南科技大學以在迅猛的科研實力、卓越的師資與教學成果為學子搭建實現夢想的舞臺,更是讓湖科大學子在升學就業中無往不利。根據數據顯示,該校畢業生主要分布在教育、制造業和建筑業三個領域,也對應著該校科技、煤炭、師范三個“金字招牌”,其中,安全工程、礦業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口碑。當其他院校還在為學生就業發愁時,湖南科大的畢業生早已憑借 “所學即所用” 的天然優勢,在核心領域站穩腳跟。
正是這份“底氣”,讓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電信集團、國家電網等世界500強公司紛紛向湖科大的學子們拋來“橄欖枝”。2024年僅中鐵系統就簽約上百名相關專業畢業生,成為實實在在的“國企收割機”。
在湖南科技大學,“搞科研” 從來不是飄在天上的口號 —— 深海里有他們的鉆機破紀錄,天上有他們的衛星在轉圈,課堂上有院士大佬親自帶學生,畢業季有國企大廠排隊招人。
而這所扎根湖南的高校,用深海鉆機的沖勁、衛星升空的闖勁,向下一輪“雙一流”發起沖擊,對于2025級考生而言,選擇湖南科技大學不僅能享受“省部共建”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更是選擇了絕佳的成長沃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