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醫保局的最新規定,從7月1日起,定點醫藥機構銷售藥品需要掃追溯碼才可進行醫保結算。這項新規對購藥流程有何影響?追溯碼如何操作?非醫保支付是否也需要掃碼?對此,開屏新聞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內一心堂、健之佳、好人家健康藥房等多家連鎖藥店,了解市民購藥新體驗。
藥店:掃碼操作簡便,不影響顧客購藥體驗
記者在昆明廣居路健之佳藥店了解到,新規執行后,收銀流程增加了一個步驟。“在掃描藥品條形碼進行收銀時,系統會自動彈出藥品追溯碼的掃碼環節,由收銀員直接操作完成。”該店工作人員介紹,“整個過程比原先的正常收銀時間會多出幾秒鐘,但操作并不復雜。掃追溯碼主要用于藥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的全程監管,確保藥品的質量和安全,防止假藥、回流藥和串換銷售。雖然增加了收銀流程,但對顧客購藥體驗影響不大。”
記者走訪的多家藥店工作人員均表示,藥品追溯碼的掃碼要求并非全新規定,之前就有要求要掃藥品追溯碼,但此次執行更為規范和嚴格。
在藥店工作人員的介紹下,記者看到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上,印有一個編碼,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有“藥品追溯碼”字樣。藥店工作人員介紹道:“其實我們家里的很多藥品盒上都有追溯碼,只是大家平時不太關注而已。藥品追溯碼是每一盒藥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證”。
無碼藥品暫不能使用醫保支付
在好人家健康藥房,記者遇到了正在購買眼藥水的市民顧先生。由于他選購的眼藥水包裝上尚未擁有追溯碼,藥店工作人員告知其無法使用醫保支付,只能選擇線上或現金方式結算。
針對無追溯碼藥品的情況,大部分受訪藥店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藥品包裝已同時印有收款條形碼和追溯碼。“只有少量藥品暫時沒有追溯碼,其中部分藥品可能正處于追溯碼申請辦理過程中。”一位工作人員解釋道。
非醫保支付也需掃碼,追溯是核心要求
對于記者提出的“若使用現金或線上支付,是否還需掃描追溯碼”的問題,幾家藥店的工作人員均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他們強調,只要藥品包裝上印有追溯碼,無論采用何種支付方式(醫保、現金、微信等),在銷售時都必須進行掃碼操作。這體現了藥品追溯的核心要求在于保障流通環節的可追溯性,而不僅僅是醫保支付的附加條件。
市民:理解支持,利于用藥安全
盡管在購買眼藥水時遇到了小插曲,市民顧先生對掃碼新規也表示理解和支持。他告訴記者:“掃追溯碼是個好事情。這能讓我們更清楚藥品的來源,對保障用藥安全有好處。另外也可以就此打擊醫保套現、盜刷醫保卡等欺詐騙保行為。”各藥店工作人員普遍表示,新規實施后,顧客大多表示理解,認為這有助于藥品安全監管。
如何操作使用追溯碼查詢?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通過“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具體查詢步驟為:進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主頁,點擊服務→藥品追溯信息查詢,進入查詢頁面;或進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對話頁,點擊醫保服務→藥品追溯信息查詢,進入查詢頁面。在“藥品信息查詢”頁面,可掃描藥品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進行查詢。
查詢結果分為以下幾種情況:“未查詢到產品銷售信息”,建議等兩天再次掃碼,如還未出現,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確為本人購買的,說明該藥品合法合規;如非本人購買,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開屏新聞記者 李松梅 攝影報道
一審 朱婉琪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