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套出同事的工作計劃
上海一員工竟多次在杯中“下料”
導致同事身體不適
三次在同事杯中加“真話水”
上海市民李某在一次出差期間,偶然接觸到“真話水”。據賣家介紹,“這個只需幾滴,就會讓喝下的人說真話”。為滿足好奇心,并套取同事小王的工作計劃,李某購買了“真話水”,并決定對小王進行試驗。
2022年11月6日晚,李某與小王約好到靜安區某飯店吃飯。在小王毫無防備之時,小李在對方杯子里滴入“真話水”,后倒入菊花茶,欺騙小王飲用。
▲ 圖文無關
不久后,小王出現頭暈、失去意識等癥狀,并于次日前往醫院就醫。經檢驗,小王的尿液和頭發中檢出氯硝西泮、賽拉嗪等鎮定劑成分。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李某第一次給小王下藥,小王回憶起之前與李某兩次吃飯后,也同樣出現了頭暈、嘔吐等癥狀,自己還曾兩次前往醫院就診。因為是熟人作案,直至第三次出現相同的癥狀,小王才有所懷疑。
法院判決:李某犯欺騙他人吸毒罪
面對公訴機關的指控,李某如實供述全部三次作案事實,自己還曾在前幾個月兩次與小王的聚餐中,對其投入了“真話水”。
2022年8月29日晚,李某與小王在徐匯區吃飯,李某在小王杯子里滴入“真話水”,后倒入黃酒、啤酒等,欺騙對方飲用,后小王出現頭暈、意識模糊等癥狀,并于同月30日、31日兩次就醫。
2022年10月13日晚,李某與小王相約在楊浦區吃飯,李某在小王杯子滴入“真話水”,后倒入啤酒,欺騙對方飲用,后小王出現頭暈、嘔吐等不適癥狀。
經查,李某所使用用的“真話水”,成分含氯硝西泮、賽拉嗪,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烈抑制作用。其中,氯硝西泮屬國家管制二類精神藥品,兼具藥品、毒品屬性。
▲ 圖源:中國禁毒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欺騙他人吸食毒品,情節嚴重。判決李某:犯欺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提醒大家在日常社交時
盡量做到飲品勿離視線
拒絕陌生人遞來的食物
不吃別人“特別推薦”食物
若發現自己出現
頭暈、嘔吐、意識模糊等異常癥狀
務必第一時間就醫
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街坊有咩新鮮事煩心事
有更多精彩視頻和直播!
來源:新聞坊 上海靜安法院 中國裁判文書網 申工社
編輯:林阿強????
責編:李 鋒?
監審:邱 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