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三伏天就要踩著熱浪來了。今年7月20日入伏,直到8月18日出伏,足足30天“精簡版”三伏。可別瞧天數少,趕上“秋包伏”,立秋8月7日先到,末伏8月9日才開始。
老輩人說“秋包伏烤出油”,意味著秋老虎要發狠,地里的莊稼得遭熱烤。三伏天熱在哪?太陽像火盆懸頭頂,地面烤得發燙,空氣里全是潮氣。
白天35℃往上,夜里悶熱得像蒸籠,莊稼白天曬蔫,晚上緩不過勁。水稻正拔節孕穗,最怕高溫逼熟,穗子會空殼;玉米灌漿期遇熱,粒籽長不飽滿。
菜園里的辣椒、茄子,大日頭一曬,葉子卷邊,果實容易曬出疤。
山區種果樹的老鄉注意,伏天陣雨多,坡地要防積水爛根,樹蔸周圍得松松土。平原種玉米大豆的,中午別去地里干活,人容易中暑,莊稼也怕碰傷葉片。湖區種蓮藕、水稻的,田里水位得保持5 - 8厘米,別讓烈日把田曬干裂。
老把式都知道,伏天看云識天氣: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云往東,一場空。但現在得結合天氣預報,手機上多盯著未來10天的降雨時段。澆水要趕早晚,別晌午澆地,溫差大傷根,像黃瓜、番茄,最好用噴灌。
玉米地可以鋪秸稈,既能保墑又能降溫,比單靠澆水管用。大棚種植的老鄉,趕緊檢修遮陽網,四周通風口要開大,防悶棚。
家里養了雞鴨的,禽舍要搭涼棚,水槽別斷水,加點淡鹽水防中暑。
伏天病蟲害最兇,玉米螟、蚜蟲繁殖快,發現葉子有蟲眼別拖,早打藥。有人覺得伏天種地靠天收,錯了!提前防旱排澇,莊稼才能少減產。
我個人認為,老祖宗的經驗要聽,但科學辦法更得學,兩者結合才保險。
比如過去用草木灰防蟲,現在可以配點低毒農藥,效果更好還不傷苗。
不同地塊情況不一樣,山區防干旱,湖區防澇,平原注意葉面補肥。這伏天就像一場硬仗,咱們提前把準備做足,莊稼才能挺過熱浪。
現在該干啥?趕緊檢修灌溉設備,把遮陽網、秸稈、農藥備齊。
拿不準的地方,問問村里的農技員,別等莊稼遭了災才著急。記住,伏天管理細一點,秋收就能多收點,汗水別白流!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各作物具體護苗法子,幫你把地種穩當。
三伏天烤的是地頭,拼的是手頭,早打算、勤動彈,豐收才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