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心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中庸》第五章
就如前章所提到的,知者、賢者雖然知道中庸之道之可貴,但要么就只停留在理論知識上,沒有身體力行地去踐行,要么就是矯揉做作,只有表面功夫而沒有內在實質;而愚者、不肖者則要么因著“昏昧蹇淺, 不能知君子之所當知者”,無法領會中庸之道的奧妙,要么就是因為“卑汙茍賤,不能行君子之所當行者”,無法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因而讓孔子發出如此無奈之感慨:“道其不行矣夫。”,意思就是說:“中庸之道恐怕是不能施行了。”
朱子曰:“道者, 天理之當然, 中而已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之道是“天理之當然”,于每個人的處世為人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卻不接受光。”,好的東西并不一定能夠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和遵循。黑暗需要光的照耀,人們的生活需要中庸之道。可惜,就如黑暗不接受光,人們也因著各種各樣的原因,拒絕了中庸之道。看起來似乎真是到了“道其不行矣夫。”的境地。
但是,孔子雖然發出了“道其不行矣夫。”的無奈感慨,卻沒有停止弘揚中庸之道,他著書立作、周游列國講學游說,至如今,他的思想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中流砥柱,根深蒂固地深植于中華兒女的心中。可見,不管別人如何,只要自己能夠堅持下去,便是希望。如圣賢所言:“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