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初中生們,還有關心孩子的家長們,快來聽聽哈!
你們能想象不?深夜兩點了,小林還在臺燈下對著作業本,那臺燈的光在作業本上晃悠,他盯著數學試卷上的紅叉,耳邊突然就響起班主任說的“這次月考決定分班”。好多初中生臥室里都有這一幕呢!失眠就像個透明的大蜘蛛,用焦慮的絲把他們的呼吸都給纏住了,難受得很吶!
咱來看看咋治這焦慮失眠的問題。
首先呢,給身體裝個“重啟鍵”。凌晨三點,月光都爬到書桌了,你把鬧鐘定到五分鐘后,光腳跑到陽臺深呼吸三次。那冷空氣啊,就像個透明的橡皮擦,能把你大腦里那些焦慮的符號都擦掉。去運動場的塑膠跑道上活動活動,比吃啥安眠藥都好使,你就跳繩200次,多巴胺就在汗水中悄悄冒出來啦!
接著,和焦慮玩捉迷藏游戲。在床頭柜放個“情緒漂流瓶”,把“我考不好就完了”這些念頭寫在紙上,第二天你再看,它們就跟枯葉似的,沒一點威力了。你就想象焦慮是只愛搞惡作劇的貓,它跳到書桌上的時候,你就輕輕說:“今天你歇著,我要寫作業了。”這么玩心理游戲,能讓大腦從恐慌模式切換到解決問題模式。
然后,編織屬于你的睡眠網。把枕頭換成記憶棉的,身體陷進去,就跟被溫柔地抱住一樣。白噪音播放器里,雨聲、海浪聲就像織了個柔軟的繭。要是實在睡不著,你就打開手電筒在墻上畫星空,用蠟筆涂出銀河的樣子,創造新故事可比盯著時鐘有用多了。
再就是,讓家庭變成安全島。孩子說“我睡不著”的時候,別著急講大道理。準備一盒彩虹糖,一顆糖代表一個煩惱,吃完就等于把焦慮吃掉啦。周末全家玩“焦慮角色扮演”,爸爸扮數學試卷,媽媽扮月考鈴聲,笑聲就像魔法掃帚,把恐懼都掃到垃圾桶里去了。
最后,專業幫助不是羞恥的標簽。要是失眠超過兩周了,就跟感冒要吃藥一樣,找心理咨詢師聊聊沒啥丟人的。認知行為療法就像給大腦裝了個導航系統,能教孩子識別“全盤否定”的思維陷阱。記住,尋求幫助不是認輸,而是給自己按重啟鍵。
每個深夜都是新的開始。等晨光又照到書桌上,那些讓你難受的焦慮符號,說不定就變成跳動的音符,在陽光里譜出成長的旋律呢。記住哈,失眠不是敵人,而是提醒你該給心靈做個SPA的溫柔鬧鐘!大家都試試這些方法,讓失眠和焦慮都滾蛋吧!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家庭教育等專業背景,接受過我國多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的教學、指導。自2008年大學攻讀心理學以來,一直全身心地致力于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學習與深造。不斷地進行自己成長與完善,并定期地接受專業的督導,心理咨詢多年,具有較豐富的咨詢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