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小暑節氣
泰興進入了“鐵板燒”模式
出門在外明顯感受到酷熱難耐
近日,泰興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不少中暑患者,年齡從20歲到80歲都有,據醫生介紹,這些患者大多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工作或活動,未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從而引發中暑。
輕癥中暑患者主要表現為頭暈、惡心、乏力、多汗等癥狀,經過補液、降溫等對癥治療后,情況多能得到緩解。然而,部分重癥中暑患者,如出現熱痙攣、熱衰竭甚至熱射病的患者,則病情危急。熱射病作為最嚴重的中暑類型,可導致患者出現高熱、意識障礙、抽搐等癥狀,若不及時救治,極易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容易中暑的幾種情況
中暑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個體狀況、行為習慣等密切相關,以下情況容易誘發中暑,大家需要特別警惕。
01
高溫高濕環境
當氣溫高于32攝氏度、濕度高于60%時,汗液蒸發散熱受阻,體溫易快速上升而發生中暑。無風或通風不良的環境如密閉房間、地下室、車內等,會加劇熱量積聚,也容易引發中暑。注意,濕熱天氣如桑拿天,比干熱天氣更容易引發中暑。
02
高強度體力活動
建筑工人、農民、快遞員、消防員、運動員等,長時間在戶外暴曬,加上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容易引發勞力型熱射病。
03
特殊人群風險高
老年人的體溫調節功能退化,常伴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容易發生中暑;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容易引發中暑;孕婦身體的代謝率高,且孕期體溫會略高于其他時期,從而更容易發生中暑;肥胖者由于脂肪隔熱,且散熱效率低,容易出現體溫過高;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臟病、甲亢、精神疾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中暑。
04
不良行為或習慣
水分補充不足,如長時間不喝水,或僅喝高糖飲料,會加速脫水。穿不透氣的緊身衣、防護服,或嬰幼兒被包裹太厚的情況,都容易發生中暑。飲酒或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因酒精利尿可導致脫水,咖啡因可能加速心率和代謝,使體溫升高。睡眠不足或疲勞,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耐熱能力也會下降。
面對持續高溫天氣,大家一定要提高防暑意識,保護好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若發現有人中暑,應立即將其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身體降溫,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部分來源 | 健康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