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技”》劇照。
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向旅行社及酒店推介49個重點駐場演出項目,從底蘊深厚的傳統戲曲到緊貼時代潮流的脫口秀,從超越身體極限的雜技魔術到唇舌技藝爐火純青的相聲曲藝,這些遍布京城的駐場演出在持續豐富觀演選擇的同時,也正在成為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助力。
豐富門類彰顯市場活力
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介的49個重點駐場演出項目中,戲劇與音樂會、戲曲與曲藝、雜技魔術、脫口秀皆有覆蓋,折射出北京駐場演出百花齊放的活躍姿態。許多亮眼數據充分顯示了市場活力和潛力:開心麻花在地質禮堂駐演的經典喜劇《烏龍山伯爵》演出超過1000場,累計票房收入超1億元;北京歡樂谷營造全域演藝體驗,融合“山海經”和“三星堆”IP升級推出《金面王朝》駐場演出,已在華僑城大劇院累計演出超7000場,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愛樂匯把音樂廳開進三里屯、華熙·五棵松、常營等熱門商圈,累計推出5000場主題多元的音樂表演。
北京深厚的文化積累與獨特的城市氣質也浸潤在駐場演出中,進而展現給中外游客:北京京劇院于梨園劇場上演經典京劇,賞戲品茗,雅韻閑適;前門老舍茶館的四季北京·茶等曲藝專場薈萃京韻大鼓、單弦、快板等表演,頗有地域特色;北京曲藝團、嘻哈包袱鋪駐演天壇南門劇場、嘻哈包袱鋪五棵松劇場,亮出說學逗唱各類絕活;朝陽劇場《登峰造“技”》、東郎·喜劇搭子《魔法時刻》等雜技魔術表演精彩驚險,創意十足。
更加貼近當代城市生活的演藝樣態,同樣是駐場演出中的重要力量:單立人DownTown、波波笑劇場(北京三里屯店)、喜劇部落脫口秀(三里屯總店)等脫口秀劇場常態化打造潮流地標,人氣高漲,尤其受到年輕觀眾的持續關注。
演出品質對標城市氣質
立足“演藝之都”,北京的駐場演出在品質上延續了“大戲看北京”金字招牌的一貫水準。以朝陽劇場《登峰造“技”》為例,它集萃了中國雜技團建團75年來含“金”量極高的代表性作品:《天邊的光——滾杯》曾獲2004年第12屆法國瑪希國際馬戲節最高獎“水晶大獎”,《圣斗——地圈》于2013年摘下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家喻戶曉的《俏花旦——集體空竹》摘遍海內外大獎,兩度把“金小丑”收入囊中。這些節目在傳承滾杯、地圈、空竹、桿技、車技等傳統雜技技藝的同時,融入了更加藝術化的編排和濃郁的民族舞蹈、京劇等中國元素,讓綿延上千年的雜技找到了與當代觀眾溝通的方式。
面向慕名來京的廣大游客,“我們的定位是打造能對標北京這座城市發展水平的、真正有水準的優質作品。”中國雜技團相關負責人說,在另一個層面上,高頻次的駐場演出可以迅速拉動一代代演員的鍛煉成長,無論是長期登臺對技藝的刻苦磨煉,還是對多變情況的現場處理能力,點點滴滴的積累都將成為寶貴的財富,搭建起人才梯隊建設的基石。“北京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才資源優勢,演出場次遠超傳統‘大戲’的駐場演出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天地,同時,他們也是支撐北京多點布局駐場演出、讓演藝資源深度融入城市的重要力量之一。”劇評人筱楓說。
如今,許多駐場演出紛紛走出以往意義上的“劇場”,在更加時尚輕盈的場合與觀眾見面。在潮流地標THE BOX朝外B館,開心麻花打造的沉浸互動推理喜劇《瘋狂理發店》迎來送往,夸張復古的空間設計巧妙融入了商圈的整體氛圍。開心麻花劇場院線副總經理王楊介紹,近幾年,開心麻花嘗試把劇場像電影院一樣開進商圈,豐富“吃喝玩樂”中“樂”的選擇,進而借此銜接起更加多元的消費體驗,《瘋狂理發店》已嘗試與理發、調酒等網紅品牌跨界聯動,并通過寵物友好場次、“百人劇本殺”等宣發設計擴展更多受眾。自去年9月駐場以來,《瘋狂理發店》已演出近250場,場均上座率可達八成,周末場次常常售罄。
多元消費體驗是破局之道
“駐場演出如果要長遠地運營下去,一定要考慮收入多樣化的可能。”資深舞臺劇制作人李東說。如今,許多駐場演出與選址靈活、體量小巧的演藝新空間“雙向奔赴”,深度結合孵化品牌效應,而在座席數量、票房收入等上限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開展多業態經營是破局之道。
不久前,李東擔綱總制作人的沉浸式音樂劇《金風玉露》結束了在湖廣會館的第二輪駐場演出,出于保護古建筑和營造觀演體驗的基本考慮,《金風玉露》每場可容納的觀眾數控制在130人左右,比通常意義上能容納三四百人的小劇場還要有限,但融合了作品特色的主題咖啡、文創產品隨演出一同走紅,成為舞臺之外的又一道風景。常年駐演酒館秀《芝加哥之夜》等作品的開心麻花沉浸演藝新空間·花花世界同樣集觀演、餐飲、社交等多種功能于一體,自2022年落成以來,已迅速成為區域內的網紅新地標。
“駐場演出與演藝新空間實現了多層次的演藝資源供需匹配,它們的良性發展呼吁更多相關政策的支持。”北京演出娛樂行業協會會長張海君說。一些探索已然落地,比如,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北京市推動演藝高質量發展支持辦法》,鼓勵國內外精品劇目在京首演或開展駐場演出,對于取得良好社會反響、效益突出的駐場演出劇目,擇優予以最高100萬元支持。在利好條件的助力下,張海君同時建議,駐場演出與演藝新空間找準特色、做出品牌,“就像提起愛樂匯,我們就會想到音樂,提起梨園劇場、湖廣會館,就是戲曲,提起開心麻花,就是喜劇。這個過程要靠運營團隊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長期把脈問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