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1928-1937年間,蔣軍及其他各路軍閥在與工農紅軍作戰中,不可恢復性的損失了大量的各級軍官,本文這次首先來介紹其中的師一級軍官,包括戰斗中被打死、自盡或被俘后身亡的,但不包括事故身亡、被俘后很快獲釋(不包括第41師師長張振漢這種被扣押兩年的)或是起義參加紅軍(比如參加紅五軍團的第26路軍官兵)的情況。
被俘后的第59師師長陳時驥(左三)
1、第18師師長張輝瓚
張輝瓚,1885年出生于湖南長沙一地主家庭,曾就讀于湖南兵目學堂和軍官講武學堂,后前往日本士官學校留學。1916年反袁護法起義中,張輝瓚在湖南老家拉起一支隊伍,后被改編為北洋湖南陸軍第四混成旅。在1924年的湖南譚趙戰爭中,張輝瓚投靠受廣東革命政府支持的譚延闿,在北伐戰爭初期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4師師長,四一二事變后,升任該軍副軍長。1928年下旬,第二軍被縮編為第18師,原軍長魯滌平因為要去當湖南省主席,便將張輝瓚推上中將師長的寶座。
為了升官發財,張輝瓚自然對老領導譚延闿、魯滌平等人言聽計從,故在1929年擔任南昌衛戍司令時,曾奉命殺害進步人士千余人。在1930年夏的中原大戰中,第18師曾被調去堵截張桂聯軍,后又與其他幾路軍閥一起,前往贛南與新生的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作戰。1930年12月31日,第18師在江西龍岡地區遭紅軍主力伏擊,師部及下屬兩個旅被殲滅,張輝瓚雖然僥幸當了俘虜,但由于在推進途中燒殺太重引起民憤,而在次年1月28日的公審大會上被憤怒的老百姓一擁上前砍掉腦袋,終年46歲。
第18師師長張輝瓚
2、第18師代參謀長周緯黃
周緯黃,1894年出生于湖南湘鄉,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軍校畢業后在湘軍任職。在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時,周緯黃曾在張輝瓚手下擔任第4師11團團長,第二軍被縮編為第18師后,擔任第18師少將代參謀長。在龍岡伏擊戰中,周緯黃正水土不服生著病,所以沒能逃脫而成了俘虜。1931年1月28日,張輝瓚掉了腦袋后,周緯黃也跟著丟了性命,終年37歲。
3、第34師師長岳維峻
岳維峻,號西峰,1883年出生于陜西蒲城一小官僚家庭,早年作為游俠橫行鄉里,后追隨井勿幕加入中國同盟會。1914年,岳維峻到陜西北洋軍陳樹藩部第四混成旅服役,在陜西護國戰爭和靖國戰爭中逐漸崛起,歷任護國軍營長、靖國軍前敵總指揮代第四路總司令、國民二軍第2師師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國民二軍南下河南作戰,次年4月軍長胡景翼病逝,岳維峻接手國民二軍余部后,在率部撤回陜西途中全軍覆沒,僅他帶著少數人逃到閻錫山那里。
北伐戰爭中,岳維峻在老朋友馮玉祥的推薦下,召集舊部2萬余人加盟國民聯軍,但不久又和馮玉祥鬧翻,被迫投降蔣介石。岳維峻把部下交給蔣軍那里,自己則跑到武漢行營主席何成浚那里,在后者幫忙下又召集了一些老部下,改編為豫西警備第三縱隊,后升級為第34師。1931年3月4日,岳維峻率部追擊擾襲平漢鐵路的鄂豫皖紅軍,結果在雙橋鎮地區遭紅軍合圍,所部六個團全部被殲滅,自己也淪為俘虜。在被鄂豫皖分局書記張國燾長期扣押后,岳維峻最終于1932年8月11日第四次反圍剿開始后,在河南光山被處決,終年49歲,其死后被追贈陸軍上將軍銜。
第34師師長岳維峻
4、第28師副師長王慶龍
王慶龍,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可能出生于北洋軍陳樹藩部,時任由第28師副師長。在1931年5月的江西蘇區第二次圍剿中,第28師因搜索不力,在江西富田白云山遭到紅一方面軍主力的伏擊,王慶龍眼見形勢不妙,便帶著警衛連企圖偷偷溜出戰場,結果最后還是被紅軍逮住。因為舍不得藏在腰間的金塊,故王慶龍在紅軍搜身時非常不配合,氣得一名紅軍小戰士用槍指著他訓話,但想不到這個時候槍支卻突然走火,王慶龍當場被打穿胸部很快斃命。
5、第28師參謀長朱子奇
朱子奇,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可能出身于北洋軍陳樹藩部,時任由第28師參謀長。在1931年5月的江西蘇區第二次圍剿中,第28師因搜索不力,在江西富田白云山遭到紅一方面軍主力的伏擊。師長公秉藩召集朱子奇等師部軍官商議該怎么辦,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立即組織突圍。在突圍戰斗中,朱子奇與公秉藩等人走散,最后死于亂軍之中,尸骨無存。
6、第5師師長胡祖玉
胡祖玉,號德如,字拙如,1892年出生于江西靖安縣人,先后畢業于江西陸軍小學、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分配在贛軍服役。北伐戰爭初期,胡祖玉在贛軍第十四軍賴世璜部任營長,因在進軍途中屢立戰功而陸續升任團長、旅長,并被譽為“北伐名將”。1928年下旬,第十四軍被縮編為第5師,胡祖玉任副師長兼第13旅旅長,之后指揮部隊參與了中原大戰與對贛東北紅軍的圍剿。
1931年1月,原第5師師長熊式輝就任江西省主席后,胡祖玉接任師長,并于4月率部參加江西蘇區第二次圍剿,奉命駐軍廣昌縣城。5月27日,紅軍打到廣昌縣城城外,胡祖玉親自上前沿陣地觀察紅軍動向,結果被流彈擊中腹部及左臂,最終因傷勢過重,于6月3日在南昌醫院去世,終年39歲,其死后其家屬被宣布按照上將陣亡標準從優撫恤。
第5師師長胡祖玉
7、第54師副師長魏我威
魏我威,出生年月不詳,河北藁城人,畢業于保定軍校第九期,是原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軍長魏益三之子。1928年下旬,第三十軍被縮編為第54師,魏我威因為資歷不夠,而就任副師長,師長則由魏益三親戚郝夢齡擔任。在1931年7月的江西蘇區第三次圍剿良村戰斗中,魏我威力排眾議拒絕撤退,決定迎戰紅軍好接應在蓮塘戰敗的第47師。戰斗打響后,第54師的兩個旅一觸即潰,在前線督戰的魏我威見狀也不得不跟著逃跑,結果在半路上死于亂軍之中,尸骨無存。
8、第69師師長趙冠英
趙冠英,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原為河南淅川地區的土匪,1925年接受招安被編入鎮嵩軍,任團長,后在北伐戰爭中投靠河南軍閥劉鎮華,仍任團長。中原大戰結束后,趙冠英又投靠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張鈁,手下官兵擴編為三個旅六個團8000余人。1930年底,趙冠英拒絕將部隊縮編為旅,帶著手下們跑到湖北黃安盤踞。1931年12月,紅四方面軍發起黃安戰役,第69師在戰役中被全殲,趙冠英在城破之時率師部手槍隊趁亂突圍,結果被紅軍趕上活捉,不久后被處決。
9、第7師副師長厲式鼎
厲式鼎,出生年月不詳,江蘇六合人,先后畢業于江蘇陸軍小學、南京陸軍第四中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一期,參加過反袁護國戰爭,后來投靠到滇系軍閥朱培德那里。1928年下旬,朱培德部第三軍被縮編為第7師,厲式鼎先后任該師參謀長、副師長。1932年5月,厲式鼎奉命率部馳援被紅四方面軍圍困在蘇家埠的友軍,結果遭到紅軍伏擊而全師潰散,厲式鼎本人也被紅軍活捉在其前敵指揮部里。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前夕,張國燾下令將厲式鼎處決。
10、第75師參謀長李亞光
李亞光,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時任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張鈁手下的第75師參謀長。1932年6月,紅四方面軍主力在結束蘇家埠戰役后,又回師潢川發起潢光戰役,李亞光指揮的兩個團剛抵達潢川卜塔集,就遭到紅11師包圍。在紅軍猛攻下,潢川守軍很快全軍覆滅,李亞光也成了俘虜,最后在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前夕被張國燾下令處決。
11、第52師師長李明
李明,字文獻,1893年生于廣西貴縣,畢業于云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五期炮科,北伐戰爭初期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獨立第三師上校團長。后第十七軍被編入蔣軍嫡系部隊第11師,李明也順勢成為師長陳誠的宿將,先后被提拔為第65團團長、第32旅旅長、第52師師長。1933年2月27日,在江西蘇區第四次圍剿的黃陂戰役中,李明騎著高頭大馬帶隊進入紅軍伏擊圈,結果在紅軍火力集中射擊下當場落馬丟了性命,終年40歲,事后其被追贈陸軍上將軍銜。
第52師師長李明
12、第59師師長陳時驥
陳時驥,號子厚,1893年出生于浙江諸暨,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科,曾在北洋浙軍服役,后投靠陳誠,曾任第6師18旅旅長。1932年,陳誠在強行收編川軍賴心輝部并改編為第59師后,即任命陳時驥為師長。在1933年2月27日的江西蘇區第四次圍剿黃陂戰役中,第59師遭紅軍合圍,打到最后,陳時驥眼看形勢不妙,帶著衛隊殺出重圍,但最后還是被紅軍搜山時俘虜。
陳時驥被俘后,紅軍有關領導考慮到他是保定軍校高材生,曾安排他到紅軍大學任教。據國際顧問李德回憶,陳時驥一想到紅軍學員學會他教授的軍事技術后,就會拿去對付蔣軍,故整天長吁短嘆,所以最后還是被保衛部門抓了起來,最終在紅一方面軍長征前夕被處決。
第59師師長陳時驥
13、第58師參謀長周植先
周植先,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先后畢業于陸軍速成學堂、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六期,曾在奉系北洋軍服役,二次北伐中隨部隊被國民革命軍收編,任第58師參謀長。在1935年4月川鄂湘黔蘇區第二次圍剿中的桃子溪戰斗中,第58師殘余部隊在南逃途中遭紅六軍團襲擊,周植先與師長陳耀漢被困在一座山頭上,陳耀漢趁亂從山上滾下去逃得性命,周植先則來不及逃跑就被紅軍逮住。1935年秋紅二、六軍團撤離湘鄂川黔蘇區前夕,周植先被下令處決。
14、第41師師長張振漢
張振漢,號炎生,1898年出生于江蘇徐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三期炮科肄業,曾在奉系北洋軍徐源泉部服役,二次北伐中隨部隊被國民革命軍收編,先后任第48師142旅旅長、第41師師長,參與對湘鄂西蘇區的圍剿。在1935年8月湘鄂川黔蘇區第二次圍剿的忠堡戰斗中,張振漢指揮的第41師師部被紅軍包圍后殲滅,其本人被俘,并成為紅軍學校的一名戰術教員,跟隨部隊一直走到了陜北。抗日戰爭爆發后,張振漢獲釋,回去做了一些有益革命的工作,最終于1967年去世,終年69歲。
第41師師長張振漢
15、第85師師長謝彬
謝彬,號晦如,出生年月不詳,貴州銅仁人,畢業于貴州講武堂,曾在黔系軍閥袁祖銘手下當營長,北伐戰爭后期參與了黔系軍閥之間的周李內戰,戰敗后收拾原第四十三軍殘部投靠了蔣軍,陸續被改編為新編第10師、第85師。1935年8月的湘鄂川黔蘇區第二次圍剿中,謝彬指揮的兩個團行軍至湖北板栗園時,突遭紅軍伏擊,激戰中其被打成重傷,紅軍猛將賀炳炎見狀沖過來將其當場斬首。
16、第110師師長何立中
何立中,字與權,1893年出生于遼寧新民,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步科,經東北軍“少帥”張學良提拔,歷任獨立第10旅旅長、第110師師長。1935年10月初,何立中率第110師自延安南下解圍甘泉,路過大小勞山地區時,遭紅十五軍團伏擊。激戰中,何立中頸部受了重傷,倒在草地里一動也不動,因此躲過了紅軍的搜索。三天后,副官終于想方設法將何立中悄悄運回甘泉縣城,但其最終還是因傷重不治身亡,終年42歲。
第110師師長何立中
17、第110師參謀長范馭州
范馭州,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時任第110師參謀長。1935年10月初,第110師在大小勞山地區遭紅十五軍團伏擊后,范馭州與師長何立中帶著師部突圍到九里山一帶時,又遭紅軍包圍,激戰中,其被當場打死。
18、第109師師長牛元峰
牛元峰,號抱奇,1891年出生于山東沂水人,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輻重兵科,畢業后曾任東北陸軍講武堂教官,后經東北軍“少帥”張學良提拔,歷任東北軍輜重兵司令、第109師師長等職。在1935年11月20日的直羅鎮戰役中,第109師被紅軍包圍殲滅,牛元峰帶著師部狼狽逃竄,結果又被紅軍趕上。眼看即將被活捉,牛元峰為報道“少帥”對他的知遇之恩,便掏出小手槍交給副官,指使他將其打死,終年44歲。
19、騎兵第5師參謀長馬廷祥
馬廷祥,出生年月與籍貫不詳,藏族人,時任青海軍閥馬步青所屬騎兵第5師的少將參謀長。1936年10月26日,紅軍西路軍發起西征作戰,西渡黃河進入河西走廊,青海軍閥馬步青、馬步芳聯合動員了2萬余人趕來阻擊,并由馬延祥擔任前敵總指揮。紅軍與馬家軍在景泰縣境內的大拉排、一條山地區展開激戰,戰斗中,馬廷祥趴在一處民房屋頂上,親自使用兩支步槍輪番射擊,射了半小時也沒有挪位置,結果被紅軍機槍手發現后,一梭子子彈打來,將他當場打死。
下一篇筆者將介紹國軍損失的旅一級軍官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