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東蘭中醫:6件小事正在“榨干”孩子津液!內熱不吃飯?
賴東蘭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擅長:抽動癥、多動癥、生長發育遲緩、情緒睡眠障礙;小兒脾胃疾病,厭食、積滯、腹痛、便秘、吐瀉;咳喘、鼻炎、腺樣體肥大、反復呼吸道感染;濕疹、過敏性紫癜等。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
這天氣一熱,不少家長反饋孩子精神頭沒有以前好了,飯也不愛吃,火氣倒挺大,動不動就滿頭大汗,小臉通紅。
這是孩子的“津液”正被一點點榨干!津液,不是簡單的水,我們的身體從皮膚到臟腑,從骨髓到關節,全靠它滋養守護。
津液一虧,孩子就會出現下面這些表現:
1、手腳心熱、煩躁、睡不安穩;
2、長口瘡、長潰瘍、牙齦腫痛;
3、咽痛,喉嚨干癢、舌尖發紅;
4、額頭和后背大汗、磨牙;
5、大便干硬(或前干后軟)、流鼻血;
6、口干舌燥、愛喝冷飲。門診案例6歲男孩,身高體重均低于同齡人。家長反映孩子平時食欲差,稍微多吃就腹脹,手心發熱明顯,夜間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大便干燥如羊糞狀,2-3天一次。舌質紅,舌苔薄黃,脈細數。
我看孩子形體消瘦,面色偏紅,唇干;口氣稍重,易口渴,喜冷飲;夜間盜汗,手心灼熱,脈細數。
辨證:陰虛內熱兼脾胃失調。內熱灼傷陰液,脾胃運化失職,導致營養吸收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治療思路:滋陰清熱、健脾和胃、潤腸通便。
處方:北沙參(養陰清肺)、麥冬(滋陰生津)、山藥(健脾益氣)、炒白術(健脾燥濕)、火麻仁(潤腸通便)、生甘草(調和諸藥)。
療效觀察:服藥1周后,大便通暢,每日1次;2周后食欲改善,夜間睡眠較安穩;連續調理1個月,體重增加1.2kg,身高增長1.5cm。繼續鞏固治療2個月,生長發育速度明顯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