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淺
研究
好皮膚,
基因占多大比重?
擁有健康光滑的皮膚是許多人的追求,關于好皮膚與基因的關系眾說紛紜。
基因確實對皮膚狀態存在影響,但它并非唯一決定因素,其在好皮膚形成過程中所占的比重,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客觀看待。
SKIN
基因影響
在皮膚類型方面,基因決定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能力。
攜帶特定基因的人群,皮脂腺活躍度較低,天生皮膚偏干,容易出現細紋、脫屑;而部分人因基因調控使皮脂腺分泌旺盛,面部常油光滿面,痤瘡、粉刺也更易出現。
膚色的差異同樣由基因主導。
人體內黑色素細胞中,酪氨酸酶基因控制酪氨酸酶的合成,該酶活性高低直接影響黑色素生成量。
皮膚的衰老進程也受基因調控。
FOXO3基因能調節細胞對氧化應激的反應,攜帶該基因優勢變異的人,細胞抗氧化能力較強,可延緩皮膚衰老。
COL1A1基因負責編碼I型膠原蛋白,其表達水平影響皮膚彈性。若該基因存在缺陷,膠原蛋白合成不足,皮膚易提前出現松弛、皺紋。
后天因素
紫外線是導致皮膚衰老的重要外在因素。
長期不做防曬,即便擁有抗老基因,也會加速膠原蛋白分解,導致皮膚粗糙、色斑加深。
飲食對皮膚的影響也很顯著。
高糖高脂飲食會引發糖化反應,使膠原蛋白變性變硬,讓皮膚失去彈性、暗沉發黃;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能幫助皮膚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熬夜會打亂皮膚細胞的正常代謝節律,使角質層增厚、皮膚暗沉。
睡眠不足的人,皮膚油脂分泌紊亂,痤瘡發生率比作息規律者高。
環境污染中的灰塵、污染物附著在皮膚表面,若清潔不當,易堵塞毛孔引發炎癥。
此外,情緒壓力會影響內分泌系統,長期焦慮、緊張會使體內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導致痘痘頻發。
基因與后天因素并非獨立作用,二者存在交互影響。
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改變基因表達,例如長期吸煙會抑制抗氧化基因的活性,削弱皮膚自身的防護能力。
科學的護膚和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激活皮膚的有益基因表達。比如堅持使用含維生素A醇的護膚品,可促進COL1A1基因表達,增加膠原蛋白合成。
總體而言,基因給皮膚奠定了基礎,但后天的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和護膚方式,同樣對皮膚狀態起著關鍵作用。
通過科學的護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便先天基因不占優勢,也能顯著改善皮膚狀況,維持良好的皮膚狀態。
參考文獻:
[1] Stefanetti R J, Voisin S, Russell A,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FOXO3[J]. F1000Research, 2018, 7: F1000 Faculty Rev-1372.
[2] Hwang S J, Kim S H, Seo W Y, et al. Effects of human collagen α-1 type I-derived proteins on collagen synthesis and elastin production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J]. BMB reports, 2021, 54(6): 329.
說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由AI生成。
作 者:劉藝
責編:郝學婧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唐蔚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