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開和
上個月,老家隔壁的劉嬸走了。雖說75歲在我們村里不算高壽,但她生前也算享福了。
大兒子劉強在城里一家大公司當主管,開著幾十萬的車;小兒子劉海則在隔壁縣城開了家飯店,生意紅火得很。
村里人都說劉嬸命好,兩個兒子有出息,想吃啥有啥,想穿啥穿啥,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還是把她從親人身邊拽走了。
作為村里幫忙操辦喪事的“老把式”,我自然被劉家兄弟請去幫忙。
在我們這,辦喪事都是一個流程:先送逝者去火化,將骨灰帶回后安置在祠堂,依照老祖宗傳下的規矩操辦喪儀。待親友吊唁完畢,再讓逝者風風光光入土。
喪事中一些流程,什么搭靈棚、寫訃告、安排守靈、接待賓客等等這些事,我都是熟門熟路的,可這次辦喪事,卻讓我心里堵得慌。
喪葬儀式是在劉嬸下葬前兩天傍晚開始的,這在我們這兒叫“開喪、憑吊”。
頭天晚上來的大多是街坊鄰居,第二天就是家屬親戚,大家不用帶太貴重的祭品,就是來送劉嬸最后一程,圖個熱鬧,顯得人情多。
我忙前忙后,招呼著來人登記、上香,累得腳不沾地。
劉強和劉海穿著孝服,卻全程心不在焉,時不時湊在一起嘀咕,眼神還在人群里掃來掃去。
我忙著招待,起初也沒多想,直到晚上十一點多,憑吊的人漸漸散了。小兒子劉海黑著臉湊過來,語氣不善地問:“王叔,我咋沒瞧見張瘸子來?就是村西頭開小賣部那家。”
我一愣,這么多人來來往往的,我哪能一個一個記住?就隨口回了他:“人太多了,我真沒注意。”
劉海嘟囔著掏出手機,翻了翻隨禮名單,冷笑道:“果然沒有!大前年他兒子結婚,我包了200塊紅包呢,現在我媽走了,他倒好,裝聾作啞!”
我心里咯噔一下,這還沒入土呢,就開始計較這些,不吉利啊!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人家家事,我不好多說。
沒想到這事兒還沒完,劉強突然插進來,陰陽怪氣地說:“你就記著那200塊?去年王嬸家孫子滿月,你偷偷多塞了300,咋不拿出來說說?”
劉海瞬間炸了毛:“我樂意!王嬸當年幫過咱媽,我知恩圖報不行?”兄弟倆當著我的面就吵了起來,要不是我趕緊把他們拉開,差點就動起手。
第二天是下葬的正日子,劉家院里擠得水泄不通。按照規矩,孝子得跪在靈棚里,給每一個來祭拜的人磕頭答謝。
可我一瞧,劉強和劉海手里都攥著個小本子,我喊他們去謝客,兄弟倆還互相使眼色,你推我、我推你,磨磨蹭蹭的,非要誰的親戚朋友,就要誰去叩拜答謝。
我實在看不下去,走過去催促:“趕緊的,別讓客人等著!”
劉強支支吾吾地說:“王叔,我們就是想核對一下以前隨禮的賬……”
我湊近一瞧,好家伙,本子上密密麻麻記著誰家婚喪嫁娶,他們隨了多少錢,日期、金額記得比賬本還清楚。但這叩拜答謝賓客,根本不用計較太多的,是家中孝子都要做。
當時,我為了他家臉面,也為了整場喪事不被人詬病,氣得直跺腳地說了他們幾句:“賬房有專人記著,你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孝,好好答謝這些客人!等事辦完了,我會一五一十給你們算清楚!”
看我這么說了,兄弟倆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可那心根本沒在謝客上,眼睛還會時不時瞟一眼手里的本子。
更離譜的事兒還在后頭。原本按習俗,下葬前要由長子摔瓦盆,寓意老人帶走一切災禍。
可到了關鍵時刻,劉海突然跳出來,扯著嗓子喊:“憑啥每次好事都是他劉強的?從小到大,上學、工作,爸媽哪次不是先緊著他?今天這摔盆的事兒,說啥也得輪到我!”
劉強臉漲得通紅:“你懂什么規矩?長子摔盆是祖上傳下來的!”兩人在靈前推搡起來,差點把供品都推翻了,當時場面亂成一團。
最后好在做叔叔的長輩出面,連哄帶罵,才讓劉強摔了盆,但兄弟倆全程黑著臉,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好不容易熬到劉嬸的骨灰入土,賓客們都圍坐在院子里準備吃飯。突然,廚房那邊傳來摔碗的聲音,緊接著就是劉強和劉海的吵罵聲。
“憑什么你收得多!明明我朋友來得多!”“放屁!我同事隨禮都比你朋友大方!”兄弟倆臉紅脖子粗,爭得面紅耳赤。
我們幾個趕緊沖過去拉架。劉強舉著賬本,聲音都變了調:“你看看,這是記賬的老李給我的單子,你那些朋友加起來都沒我一半多!”
劉海一把搶過賬本,撕得粉碎:“老李是你發小,肯定幫著你!不行,今天必須重新算!”飯菜灑了一地,賓客們面面相覷,尷尬得連筷子都不敢動。
我們幾個人好說歹說,才把兄弟倆拉到屋里。我壓著怒火勸道:“你們媽剛走,你們就這樣鬧事,這像什么話!等客人都走了,我親自給你們算,保證公平!”
劉強還不服氣:“王叔,不是我計較,這些禮錢以后都是人情,必須分清楚!”
我看著這兩個開豪車住洋房的大老板,心里一陣悲涼。劉嬸生前省吃儉用,把最好的都給了兒子,到頭來,自己的葬禮卻成了兄弟倆爭利的戰場。
喪事辦完后,村里人聚在一起就議論這事。
村口雜貨鋪的老板娘咂著嘴說:“嘖嘖,劉嬸在地下怕是都不得安生,養了兩個‘金疙瘩’兒子,結果連葬禮都能吵成這樣。”
幾個老頭老太太湊在一起搖頭:“現在的年輕人啊,眼里就剩錢了,孝道早不知道丟到哪兒去了。”
還有人說風涼話:“依我看,他們辦這喪事,就是打著盡孝的幌子,想著把以前隨出去的禮都收回來,順便再賺一筆呢!”
我常常想,孝道到底是什么?是在老人走后大操大辦,還是在生前多陪陪他們?
如果辦喪事只是為了算計禮錢,那這和做買賣有什么區別?
不知道在你們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讓人寒心的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