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44歲的居里夫人起床去上課,學生朗之萬一把摟住她:“5年了,我不想再等!我要立刻就娶你!”居里夫人滿眼期待地點頭同意。
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在波蘭華沙,家里條件一般,但她硬是靠著自己的努力,1891年跑去巴黎讀書。在那兒,她碰上了皮埃爾?居里,兩人因為對科學的熱愛走到了一起,還一起發現了釙和鐳,1903年拿下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好景不長,1906年皮埃爾出了意外去世,留下居里夫人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她沒被擊垮,繼續埋頭研究,1911年又拿了個諾貝爾化學獎,成了科學界的傳奇。
她的故事聽著就讓人佩服——一個女人,在那個年代,面對生活和科學的雙重壓力,還能站得那么穩,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到了1910年,44歲的居里夫人已經是個名滿天下的科學家。這時候,她和比自己小5歲的學生朗之萬走得近了些。朗之萬是個有才華的家伙,但也有自己的麻煩——他已經結婚了,還有四個孩子。兩人在學術上聊得來,慢慢地就有了感情。后來,朗之萬向她表白,兩人確定了關系。
可這事兒沒那么簡單。朗之萬有家室,這段感情注定不被世人接受。到了1911年,事情徹底炸開了鍋——朗之萬的老婆把他們的情書捅給了媒體,輿論一下子就炸了。居里夫人被罵成了“第三者”,鋪天蓋地的指責向她砸來。那時候的社會,對女性的道德要求特別苛刻,更別說她還是個公眾人物。
壓力山大,但居里夫人沒慫。她覺得自己私生活是私生活,科學是科學,兩碼事兒。她頂著罵聲,堅持去領1911年的諾貝爾獎,繼續做研究,壓根沒打算退縮。她的態度很硬氣:感情的事兒不影響我搞科學,你們愛咋說咋說。
反觀朗之萬,就沒那么硬氣了。面對輿論,他選擇了撇清關系,說得好像跟自己沒啥大干系似的。這讓居里夫人一個人扛下了所有壓力。朗之萬的軟弱在這事兒上暴露無遺,最后也沒能給這段感情一個交代。
風波過去后,居里夫人還是那個居里夫人。她用自己的才華和堅持,慢慢讓人們重新尊重她。她的成就擺在那兒,誰也抹不掉。而朗之萬呢?他在學術上也有貢獻,但感情上這事兒,確實讓人覺得他有點站不住腳。
這段故事,說白了就是兩個有才華的人,在錯誤的時間撞上了感情的火花。居里夫人用她的堅韌證明了自己的偉大,而朗之萬的猶豫卻成了這段關系里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