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網友咨詢:
員工履職中被騙造成公司損失,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王赟律師解答: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由于勞動者較之用人單位處于弱勢地位,法院在歸責原則的確立上通常會綜合考慮行業性質、損失發生的原因等,因此,勞動者履職過程中遭遇電信詐騙,勞動者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賠償的范圍及比例應結合勞動者的過錯程度、損害程度、勞動報酬水平等因素綜合認定。用人單位有經濟損失的產生,且有證據證明相應損失的存在。如果無法證明相應損失,則損失賠償可能有不被支持的風險。
王赟律師補充:
近年來,犯罪分子利用網絡通訊工具冒充公司領導,對員工實施詐騙導致公司財產損失的案件時有發生,勞動者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注意認真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審慎履職,保持警惕;用人單位,要加強管理,完善規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貫徹落實。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九條 【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第九十條 【勞動者的賠償責任】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王赟律師
云南良益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立志讓為一個當事人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受聘于多家政府行政單位及私人企業法律顧問。精通民間借貸糾紛、醫療糾紛、婚姻家事、合同糾紛、侵權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