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朋友們好!今天咱們來聊聊高考填志愿這個事兒。
你們知道嗎,我爺爺那會兒填志愿特別簡單——"同志,你想為國家做什么貢獻啊?" "報告組織,我想開拖拉機!" "好!農機學院錄取通知書拿好!" 瞧瞧,多淳樸的年代。
到了我爸那會兒就復雜點了。那時候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爸本來想學音樂,我爺爺一拍桌子:"學什么音樂!沒聽說隔壁老王家孩子學計算機,現在月薪兩百塊呢!" 兩百塊啊朋友們!那時候能在北京買...呃...大概0.05平米廁所?
我們這代人就更有意思了。我高考那年,班主任說:"同學們,選專業要看十年后的發展!" 結果十年后我發現,我學的專業已經和恐龍一起滅絕了。我同學小王,當年壓線進了個"新興專業",現在在互聯網大廠當"用戶體驗幸福指數提升工程師",其實就是每天問用戶:"親,給個五星好評唄~"
現在的孩子們更慘。以前是"七分考,三分報",現在是"三分考,七分報,九十分靠拼爹"。我表弟去年填志愿,全家開了個戰略研討會,最后決定讓他報"元宇宙虛擬現實區塊鏈人工智能專業",結果開學發現這個專業就他一個人,老師是個ChatGPT。
最搞笑的是填報系統。我們省的系統設計得特別貼心,生怕你考上好學校——登錄要先驗證指紋、虹膜、DNA,填完志愿還要回答哲學三問:"你是誰?從哪來?要到哪去?" 我同學愣是被卡在最后一個問題,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
我鄰居家孩子更有意思,分數剛過一本線,全家研究了三個月志愿,最后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推算、易經占卜,終于選定了"最佳方案"。結果開學發現那個專業去年就取消了,他現在在哲學系研究"志愿填報的形而上學"。
說到底啊,填志愿就像談戀愛:你以為選的是真愛,其實都是在將就;你以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其實都是分數線在玩弄你。但別擔心,反正畢業后都是要改行的——你看我現在不就從"生物信息工程"改行來說脫口秀了嗎?
所以孩子們,放輕松。人生就像志愿填報系統,你以為自己在操作,其實都是系統在操作你。但無論如何,記住:選什么專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爸是不是李剛!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