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外資企業達1.75萬家
記者近日獲悉,深圳市福田區持續加碼外資引育與穩企工作,積極釋放“政策紅利”信號,不斷創新服務,致力打造“外資首選地”,成為了國際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數據顯示,福田區目前擁有1.75萬家外資企業,第九批市級跨國公司總部認定申報企業5家,居全市首位。今年1月至5月,福田區新設外資企業1039家,同比增長28.91%,占全市新設外資企業的23.57%。
今年3月,福田區外商服務站(下稱“外商服務站”)正式揭牌運營,加快構建“1+10+N”外商服務網絡體系,讓外資企業在福田扎根發展、安心經營。至今外商服務站已累計完成咨詢服務126件,服務外商523人次,舉辦政策宣講、投融資交流等活動8場,深度服務外資企業超50家。
外商服務站提供外商在深高頻辦理的涉外服務事項清單,涵蓋企業設立、稅務處理等,同步配備5G視頻導辦服務,協助外商通過語音或視頻方式,實時連線福田行政服務大廳及各職能部門,咨詢業務辦理流程、解決疑難問題,從而打破溝通壁壘,助力外商與政府各職能部門“零距離”對接。(深圳特區報記者 沈勇)
河套深圳園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百億元
近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內,首批經差別化合格評定的球囊擴張導管正被送往實驗室,這種用于疏通冠狀動脈狹窄的精密器械,能在心臟介入手術中幫助恢復血液流動,為冠心病患者帶來“心”的希望。
業聚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是河套深圳園區首批獲得差別化合格評定試點資格的企業。過去,企業需要提前跟海關確認上門日期,等待工作人員到廠查驗。新模式下,通過海關的風險評估和現場考核后,企業按照規范開展自我驗收并向海關提交《質量驗收自我聲明》,就能以合格保證的方式快速放行試點貨物。
“在海關的指導下,我們首次通過合格保證的方式完成了科研醫療器械的進口,整體時長縮短到1小時以內,極大加快了科研產品的投產速度,提升了我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業聚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管理副總監吳意輝對此充滿了贊許。
這一創新措施是深圳海關落實《海關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的一項積極探索。河套深圳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較為迅速,產業規模已超百億元。
深圳海關經過深入調研,對經香港進入河套深圳園區并僅在區內使用的法定檢驗工業品,“一企一策”分類分級提出差別化合格評定方案,聚焦進口醫療器械品類相對單一企業提出的需求,在風險評估后以合格保證的方式開展評定試點。據統計,企業在獲得差別化合格評定試點資格后,整體查驗比例降低90%,通關時長縮短46%。
(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 通訊員 劉佳銘 伍紫陽)
來源:深圳夢(微信號ID:SZeverything)綜合
我們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與夢想者同行!
擁有深圳夢,請關注(微信號ID:SZeveryth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