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兵的故事,乍一聽像個傳奇,但細想又讓人覺得沉重。
這位曾經的湖北省高考狀元,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美國普渡大學核物理博士,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最后卻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高架橋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人生軌跡從學術巔峰跌到異國低谷,移民加拿大的經歷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
蔣國兵是湖北天門市灣鎮蔣湖村人,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那時候家里窮得叮當響,父母靠種幾畝地養活一家人,生活條件差到不行。
從小他就聰明得要命,村里人都說他腦子好使,是個讀書的料。他小時候家里連電都不穩定,晚上只能點煤油燈讀書。父母雖然沒啥文化,但特別信奉“知識改變命運”,對蔣國兵期望很高。
他也沒讓人失望,1979年,17歲的蔣國兵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還是湖北省理科高考第一名。這事兒在村里炸開了鍋,父母高興得不得了,鄉親們都把他當成了榜樣。
到了清華大學,蔣國兵一點沒懈怠。那可是全國最牛的學校,周圍全是頂尖高手,但他硬是靠刻苦站穩了腳跟。他每天泡圖書館,啃那些厚得像磚頭的物理書,筆記寫得密密麻麻。課堂上他反應快,老師提問他總能答上來,課后還主動搞科研。
1986年,他拿到了清華的本科和碩士學位,論文寫得特別扎實,連導師都夸他有想法。畢業后他沒走,直接留校當老師,教核物理。因為講課好、研究強,1993年,31歲的他就被提拔成副教授,成了當時清華最年輕的一個。這在學術圈里可是響當當的成就,他那時候是真的風光。
1996年,清華給了他一個公派留學的機會,去美國普渡大學讀核物理博士。到了美國,他見識到了更先進的科研條件,整天泡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分析數據。
2000年,他順利拿下博士學位,回國繼續在清華教書。本來這軌跡穩得一批,但問題就出在這時候。他在美國待了幾年,看到了那邊的生活——高薪工作、好房子,跟國內比起來差距不小。
他老婆盧彩蓉也特別向往國外的生活,老跟他念叨移民的事兒。盧彩蓉比他小7歲,是他同學的妹妹,兩人結婚后生了兩個孩子。2000年,盧彩蓉先去加拿大踩點,辦了移民手續,回來后死活要全家過去。
蔣國兵一開始不想走,畢竟國內的學術圈對他挺好,但他架不住老婆堅持。2001年4月,他辭了清華的職務,帶著一家四口去了加拿大多倫多。
2001年,蔣國兵一家到了多倫多,租了個小公寓住下。他當時信心滿滿,覺得自己有清華副教授的頭銜,還有普渡大學的博士學位,找個像樣的工作應該不難。他寫了份簡歷,把自己的履歷列得清清楚楚,投給了多倫多的大學和科研單位。
可等了幾天,沒人搭理他。他又試了科技公司,還是沒回音。加拿大的就業市場根本不認他這套,單位更看重本地經驗,他的核物理專業在當地壓根沒啥需求。幾個月下來,家里的錢花得差不多了,生活費還得照付,沒辦法,他只能先找個活兒干著。
最后他在一家油漆廠找了份臨時工的活兒,給房子刷漆。每天早上他得早早起來,去工地干體力活兒。刷油漆這活兒又累又臟,半年下來,他一共才賺了5000加元,折算成人民幣也就兩萬多塊。
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天大的落差,想想以前在清華講臺上侃侃而談,現在卻在工地揮刷子,誰心里能好受?老婆盧彩蓉在服裝廠當會計,掙得也不多,剛夠付房租。兩個孩子上學還得花錢,日子過得緊巴巴。
蔣國兵干了半年,覺得這么下去不是辦法,體力活兒賺不了錢,還看不到頭。他決定再搏一把,去讀個加拿大的學位,換個方向試試。
2002年,他考進了多倫多大學化學系,讀博士。他想著化學可能比核物理更實用,能在加拿大找到工作。學費貴得要死,他沒獎學金,只能靠打零工撐著。
他干過清潔工,掃過辦公樓,還在餐館端過盤子,忙得腳不沾地。生活上他也摳得不行,二手衣服穿了好幾年,吃的都是最便宜的面包罐頭。老婆身體也不好,有甲亢,得常去看病吃藥,又是一筆開銷。
他硬是扛了四年,2006年春天拿到了化學博士學位。這時候他又開始投簡歷,心想這次總該行了吧。可現實還是給了他一巴掌,加拿大的工作還是找不到,他的簡歷投出去跟石沉大海似的。
2006年春天,蔣國兵博士畢業后,找了個短期研究項目干著,研究化學方面的數據。這活兒干到7月就結束了,他又失業了。他接著投簡歷,跑公司跑學校,可人家要么不回,要么就說他沒本地經驗。
家里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那年4月他們買了套小房子,花光了積蓄,每月房貸像座山壓著他。盧彩蓉的會計活兒掙得少,孩子上學還得花錢,銀行賬戶快見底了,催款電話一個接一個。
蔣國兵整天在家看招聘廣告,找工作的路子一條條被堵死。家里氣氛也差,連吃飯都沒啥話可說。盧彩蓉身體越來越糟,甲亢讓她干活都費勁,可還得硬撐著。
他有時候跟國內朋友打電話,知道他們有的混成了大牛,有的日子過得滋潤,心里更不是滋味。2006年7月21日凌晨,他一個人出了門,走到多倫多一座高架橋上。凌晨2點50分,他跳了下去,44歲的生命就這么沒了。
他死后,消息傳回國內,親朋好友都懵了。他爸媽在湖北老家哭得死去活來,弟弟妹妹去加拿大幫著處理后事。盧彩蓉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不出啥,只說想讓他安息。
她謝了社區的幫忙,但沒打算回國。蔣國兵的葬禮在多倫多辦了,很簡單。他的死在當地華人圈炸開了鍋,大家開始聊高學歷移民的難處。
蔣國兵這事兒讓人挺感慨。從清華講臺到加拿大刷油漆,再到最后跳橋,他這一路走得太坎坷了。明明是個牛人,咋就混成了這樣?
有人說是加拿大的環境太狠,不給外來人機會;也有人覺得是他自己選錯了路,非要移民去受罪。他老婆推著他走這條路,是不是也有責任?還有人說,他要是肯回國,說不定還能東山再起,可他寧愿死也不回來,到底是啥心理?
高學歷移民聽著風光,可真干起來,有多少人能熬過去?蔣國兵沒熬住,挺可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