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縮水了!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總共才30天。 這可是近十年最短的三伏。
老輩人說"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夏至后第三個庚日來得特別晚。
"處暑出伏后,五谷皆豐收"——今年8月23日處暑,伏天早結束了。 莊稼漢們該樂了,這預示著好收成。
但別高興太早! 入伏日農歷六月廿六是雙數,老話管這叫"母伏"。
"下破母伏頭,炕頭起蘑菇",這可不是啥好兆頭。 四川老鄉更愁得慌。 他們那兒有說法:"入伏逢雙,水淹谷樁"。
地里莊稼怕是要遭殃。 氣象臺數據更嚇人。 長江流域高溫日數預計多15-20天,華北持續干熱。
可農諺又說"母伏涼颼颼",到底該信誰? 2017年也是閏六月,那年華北涼快了1.
2℃。 今年會不會重演? 三伏天短了,可溫度計上的數字可能更高。
專家說全球變暖讓極端天氣更頻繁。
"公伏兇,母伏爽"——老話未必全準。 但備好防汛物資總沒錯。
您那兒入伏有啥講究? 評論區聊聊祖輩傳下的天氣口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