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曉蘭 編輯 | 梁秀杰 責編 | 韓瑋燁
萬億不動產資管市場的下一站,是運營提效背后的“能源中臺”革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業、商辦園區、場館等樓宇,通過引入“能源管家”(綜合能源管理)這種新型能源服務方式,幫助自身節能降碳。如果說運營是不動產資管的前臺,綜合能源管理則是不動產資管的中后臺。
以前的能源管理,常見的做法是優化光源。AI出現后,一些新數字化解決方案和企業開始利用IOT技術和算法,進一步優化硬件、設備設施的日常運維,優化人員和能源成本結構,通過降本實現增效。
安極能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安極能),脫胎于傳統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正在讓“省電”這門生意,既性感又能實現資產、運營、用戶的多方共贏。
從應急搶修
到價值重構
在產業數字化轉型中,傳統企業面臨諸多矛盾。三年前,某行業頭部企業深陷轉型困局,生動折射出眾多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矛盾——企業決策層渴望通過能源數字化降本增效,而基層管理者卻將其視為“權力剝奪”的威脅。雖然反復溝通,但始終難以突破認知壁壘。
轉機始于一次凌晨配電跳閘:企業負責人情急撥通安極能創始人虞海的電話,虞海當即通知當地服務中心技術小組先行復電,次日出具的能源系統健康診斷報告。不僅溯源故障成因,更通過數據測算出系統亞健康狀態導致的年能耗浪費,并提出改造方案。
這是傳統電工無法給出的專業分析。
這場故障撕開技術窗口,雙方隨即簽訂改造合同,部署安培云系統,實現全廠能源數據實時監控,并接入7×24小時安易服務網絡。項目投運后數據顯示,該企業通過系統性管理優化,不僅有效降低停電事故發生率、顯著削減綜合能耗,更實質性縮減年度電費成本,實現了安全運營與節能增效的雙重突破。
類似“被動驗證-主動推廣”的鮮活案例,在蘇州某外資五星級酒店案例中再次印證。
面對酒店嚴苛的管理體系評估,安極能通過多輪深度驗證,最終經工程部主管力推,正式上線管理平臺,從而于疫情期間實現管理成本的顯著下降。這一案例在蘇州酒店圈形成口碑裂變效應,截至目前,蘇州五星級酒店中安極能的覆蓋率已近100%。
安極能全國業務布局
圖片來源:安極能
安極能的實踐,詮釋了綜合能源管理的深層價值。在能源管理與空間管理的關系上,降本這一顯性優勢常被關注,但它對空間運營效率的提升,作用更為關鍵。
實際上,綜合能源管理作為運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業態調整、推廣活動等“可見”的空間管理手段不同,更多隱匿于后臺,深度融合物業管理、設備設施管理與數字化技術——
在日常運營中,通過智能監測與數據分析,能源管理可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提前預判故障,減少設備停機時間,提升生產連續性與空間利用率;同時,優化能源分配策略,確保能源在不同空間與設備間高效流轉,避免浪費,從整體上提升空間運營效率。
對資本方而言,在資產收購環節,尤為重視物業與設備設施管理水平,因其直接影響資產未來的保值增值能力。作為空間運營成本中最不可控的部分,傳統模式下,這部分成本預算評估難度大、誤差高。而先進的綜合能源管理系統能夠通過數據量化,將不可控成本,轉化為可預測、可管理的部分,成為資本方決策的重要財務參考指標。
這也是綜合能源管理的熱度提升的原因。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以“綜合能源”命名的新增注冊企業數量快速增長。2021年和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數量均突破700家,行業發展勢頭迅猛。
配電領域的
“家庭醫生”
實際上,在能源行業加速變革的當下,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已深度綁定,成為驅動行業轉型的核心引擎。
“中央提出的‘2030 碳達峰、2060 碳中和’目標,疊加國家對虛擬電廠建設的大力支持,讓數字化能源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也為行業指明發展方向。”虞海指出,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興企業,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和能源改革,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顯然,經濟調整周期恰恰是綜合能源管理的窗口期。如何優化管理、降低成本,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成了所有企業繞不開的關鍵命題,而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改變尤為顯著:以往依賴人工的老式管理模式,不僅效率低,還存在滯后性。如今,通過全平臺控制與系統前置預警,再結合AI技術,不僅能大幅節約人力成本,還能提前規避各類隱患,真正實現一舉多得。
虞海以樓宇經濟為例分析稱,經濟下行背景下,租戶對房租、水電費和物業費提出異議或拖延繳費的情況頻發,導致資產方面臨嚴重的收繳難題。“我們的產品正是圍繞資產方“痛點”設計,通過一站式數字化平臺,徹底革新人工抄表、財務計算及現場催收的傳統模式,還能省去墊資成本,在當下為企業降本提效的意義重大。”
據悉,安極能深耕商業樓宇與能源管理領域,依托物聯網、大數據和AI算法等前沿技術,自主研發能源數字化平臺。以“安培云”“耘能付”“安易”三款核心產品為支撐,構建起覆蓋“監測-交易-服務”的能源數字化全鏈條體系。
安極能“安培云”“耘能付”“安易”三款核心產品
圖片來源:安極能
該體系為寫字樓、購物中心、產業園區等多場景樓宇管理方,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能源資產運營服務,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數據顯示,通過安極能平臺,運維成本可下降15-35%,設備故障率下降20-30%,設備壽命延長30%,安全可靠性提升10-30%,實現7X24小時不間斷監測。
在服務模式上,安極能采用按月支付服務費的靈活模式,無需資產方大額投入,就能解決收繳難題、減少溝通摩擦,還可實時掌握運營數據,避免租戶欠費跑路。對租戶而言,系統清晰呈現用電時間、費用構成等數據,減少雙方矛盾,促進合作順暢。
安極能平臺節能數據示意
圖片來源:安極能
作為民營科技企業代表,安極能憑借“技術+硬件+服務”的三維組合拳突圍市場——脫胎于低壓電器老牌企業法泰電器的安極能,依托父輩企業30年積累的全鏈條硬件研發生產能力,構建起硬核壁壘;堅持自主研發,實現軟硬一體化,保障產品與服務深度融合;加之管理6000萬方多元場景、覆蓋多種業態的市場化經驗,形成獨特的復合型競爭優勢。
創始人虞海作為90后代表,是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東吳科技領軍人才。大學畢業后,他先在法泰電器基層鍛煉,2019年3月,攜新能源領域創新構想推出“安極能””項目,獲父親以人脈資源助力起步。同年11月,“安極能”APP與 PC端Web同步上線即斬獲A輪千萬融資,在新能源服務領域嶄露頭角。
在虞海帶領下,安極能組建研發團隊、施工維保團隊和研究院,團隊匯聚能源管理、物聯網、軟件開發、電力工程等領域精英,形成技術研發、場景運營、工程實施的全鏈條戰力,已為超千家客戶(含蘇州海關、長橋醫院等)提供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安極能研發團隊
圖片來源:安極能
虞海強調,安極能的綜合優勢在于軟件、硬件與末端用戶側服務的“三位一體”。不同于行業內單一聚焦軟件或硬件的企業,安極能直擊客戶能源管理全流程痛點,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配電系統就像企業的‘血液’,關乎生產命脈。安極能要做的,正是配電領域的‘家庭醫生’,不僅能在故障發生時迅速響應、高效處理,還能提前預判潛在風險,將服務貫穿始終。”
智慧城市的
“神經中樞”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夏季高溫來襲,電力保供進入“迎峰度夏”關鍵期。除實體發電廠全力,虛擬電廠也憑借獨特優勢走上舞臺中央。
虛擬電廠雖“虛擬”,但其發揮的作用是實實在在的——它通過先進信息技術,聚合分布式發電、儲能系統、商業樓宇、5G鐵塔基站、電動汽車等各類分散資源的新型電力運行組織模式,在用電高峰時,通過儲能設備釋放電能、精準“削峰”,保障電力實時平衡。
在這片新興領域,安極能作為虛擬電廠生態圈成員單位,憑借多年深耕積累的豐富經驗,積極探索“由虛轉實”的創新路徑。虞海指出,能源調配的核心價值在于實現大面積協同。當調配范圍從單一用戶擴展至整個片區,就如同構建起一個“能源現貨市場”。用電時間、來源都變得可靈活調配,不同用戶間的能源余缺得以互補,資源可以實現更高效的流動與利用,未來的能源生態也將充滿無限想象。
安極能的實踐不僅助力能源調配模式革新,更將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據悉,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安極能的角色定位為:作為底層能源數字化服務商,通過數據加工能力,向政府部門輸出,助力綠建目標落地與能源分配優化。比如在溫州市場,與政府部門成立合資公司,通過城市更新項目切入能源數字化改造,形成“數據加工-政府賦能”的合作范式。
談及未來規劃時,盡管虞海將上市視為“中間里程碑”而非終點,他仍將資本路徑納入戰略版圖,希望通過資本市場提升公信力與融資能力,目標在全國布局完成后,進一步優化算法模型與調度效率,向“能源數字化底座”的終極定位邁進。
“讓智慧用能走進千戶萬家。”虞海的愿景背后,是安極能對行業本質的洞察——能源數字化不是技術炫技,而是以最低經濟成本創造最高能效價值。當硬件與軟件、技術與服務形成共振,這家民營能源科技企業正以“小步快跑”的務實姿態,在央企主導的賽道上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增長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